第449章 童贯的一生(2 / 2)

他这一趴,胸前的弩箭受到挤压,直接洞穿身躯从后背漏了出来。

童贯眼中神采逐渐黯淡,他眼前走马观花的似的浮现出他这一生的画面。

他以内侍之身,手握兵权,代表大宋出使别国,收复燕京,册立封王,纵观历史,唯他一人尔。

历史上不乏出彩的太监,童贯不是最特殊,但绝对是个例外。

他是中国历史上,掌握兵权时间最长的太监。

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掌握军权最大的宦官。

他还是中国历史上,爵位最高的太监。

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能够以宦官之身,代表国家出使的太监。

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被正式册封为王的太监。

他二十岁进宫,在宫内卑贱的活了二十年,直到四十六岁才遇见了他的“贵人”赵佶。

他凭借钻营揣摩赵佶的心思,以腾飞一般的速度,迅速从卑贱的太监,一跃成为大宋最有权势的人。

甚至一代奸相蔡京也是由于童贯的原因,才能在被贬斥出京后重新回归汴梁城,再次进入赵佶的眼眸。

童贯或许在某些方面的确罪大恶极,但是也并非全是有过而无功。

当初童贯监军西北,在大宋收复青海、甘肃等四州之战时。

大军刚刚抵达战线,便收到了皇帝赵佶传来的手谕。

赵佶言说,宫内起火,乃是不祥之兆,此时不宜出战,责令大军急速收兵。

当时童贯看过手谕后,面无表情,若无其事的跟主将王厚言说:“陛下,期待我们凯旋而归。”。

此战之中,童贯虽为监军,但却行事低调,积极配合将领,并没有任何作威作福的表现,甚至还格外配合。

致使此战,大获全胜,顺利平息西北叛乱,成功收复甘肃四州。

而后在庆功大会上,他才拿出这份手谕,给激动的诸将查看。

诸将看到手谕后,无人不惶恐,纷纷询问当初童贯为何不遵圣令,阻止出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童贯言说:“彼时士气正盛,若止兵而退,今后何战可打?”

在士气最鼎盛的时候,因为皇宫起火的不祥之兆退兵,那么以后还怎么打仗?

还有什么仗能打?

将士们还能有信心备战吗?

主将王厚询问:“若此战我们输了,又该如何?”

童贯轻松一笑,言说:“陛下手谕仅我童某人一人观看,若此战输了,那自然是我童贯一人回去领罚,与诸君将士何干?”

不得不说,当时的童贯,确实很有人格魅力。

这一番话,让在场将领纷纷伏地拜谢他的恩德,对他感激涕零。

此战也成为了北宋末年腐朽朝之中,数得上的辉煌战绩。

后来作为宦官,出使辽国,平方腊,收燕京,封郡王,权倾朝野,成为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顶级权宦。

虽说,所谓收复燕京其实是用钱买回来的,但童贯觉得钱财可以再赚,国土却是不可再生。

这如何能不算功绩?

童贯此人,确有本事,但却无风骨。

随着瞳孔涣散,童贯眼前画面消散,变得黑暗无光。

北宋末年,一代权监,童贯的罪恶一生,在这左掖门的宫道之中被乱箭终结。

何栗走了过来,说起了刚才没说出来的话。

他居高临下的看着童贯的身躯,嗤笑道:“不过……本相可以选择让你活着见陛下,还是死了见陛下。”

-----------------

新年第一个小目标,冲上9分!!!

还没五星书评的大佬们,到你们出手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