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145章 369-371置业+恩科(1 / 2)

秦贞这个年过得真是一言难尽啊。

还真被东哥儿说中了。

不管是刘家、叶家,还是赵家宴客时,秦贞都是绝对的主角。

一群平时懒得看他一眼的大人们,纷纷过来打着呼。

有人要买他的画,有人想让他指导家里孩子的功课。

还有人想让孩子拜他为师学习画画。

秦贞虽说心里烦躁不喜欢这样的应酬,但是对方将孩子给带过来了。

孩子又没犯错,于是孩子们有什么事,他都能一一回答。

原先许多人都觉得他名声在外,但是实力不过尔尔,经过几日的观察,一个个问题抛过来,他都能对答如流。

甚至许多问题的见解还颇为与众不同。

尤其是在书画方面的见解,秦贞简直领先他们不是一星半点。

慢慢便更多人对秦贞开始改观了。

到了正月初月这一日。

秦贞在家的最后一天,便有一位工部的谭大人和礼部的高大人领着自家孩子上门来拜师。

秦贞除了平时教教祁家两孩子和宋瑞他们几个画画之外。

旁的孩子那都是捎带。

现在郡主和世子进京了,他每月也会给两人上几次课。

可旁的人还是这么头一次。

谭大人找的是曲大人这个同僚,高大人算是叶大人介绍来的。

秦贞现在是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只好道:“要不先给孩子们上两节课,看看孩子们喜欢不喜欢我的授课方式,咱们再做决定吧。”

谭大人道:“这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先生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呗。”

秦贞忙道:“大人误会了,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若全按先生的套路来,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因材施教是最主要的。

他想了想道:“我家现在就两个孩子,如果两位大人不嫌弃的话,每次沐休的时候可以让他们两人早上辰时过来。”

他顺手把自己那一日的作习时间给翻了出来。

从洗漱、早餐、学习、午餐、游戏等等……

谭大人和高大人看得心头直突突。

怎么感觉这个先生不靠谱?

果然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时间安排的倒是挺紧凑,每时每刻都有事情做,可这带鹅玩,带孩子踢球、谈心都是什么鬼么?

“秦大人平时在家都是这般吗?”

谭大人有点后悔受不住诱惑把孩子给送过来了。

秦贞道:“是呢,所以两位公子若是觉得可以的话,那天就来早一些,要是不喜欢在我这儿玩的话,可以来晚一些。”

他也不是全日制的教学,毕竟只是一个特长班先生啊!

谭公子和高公子的年纪比起沈好文和沈喜文要小两岁。

每次不上学,在家里就是被父亲各种考问。

觉得秦贞这儿还能与同伴一起玩,立马点头同意。

孩子是开开心心地走了,两位家长则是心事忡忡。

人才送上马车,小马立马便冲了回来。

开心道:“我倒要看看,他们带的是什么拜师礼?”

秦贞无语道:“你就不能矜持点。”

小马边开盒子边道:“没法矜持,说真的,我长这么大,还没有收过徒呢。”

主要是他这个人没啥特长,棋下的没宋贤好,画画得没秦贞好。

就连琴艺也是马马虎虎。

好在他乐观向上,不被生活打扰。

他这样秦贞觉得越发像王福礼了。

去年京都虽乱,但是外头却不乱。

院试照常进行,宋瑞和祁家两兄弟也是顺顺当当的过了。

据说柳三也过了,且成绩还挺靠前。

因为秦贞与宋贤的关系,大家现在还经常一起学习一起玩。

他这个人以前不爱说话,不知道是年纪上来了,还是经历的多了,年前王福礼来信,柳三现在正与他们在一起了。

今年过了府试就有不少人上门提亲。

结果柳三哪个都没答应,反而是娶了一直帮扶他们家的三姨家的表妹珍娘。

王福礼说珍娘性子好,与佟二和孙氏也能处得来,明年柳三也要下场试试。

秦贞给的回信是,明年机会难得。

先不说别的,如今整个朝廷百废待兴,缺口非常大。

有人直接从七品跳到六品的。

就像宋贤原先只是个八品典籍,这次直接跳了两级,成了七品知县,再加上他去的那个县,因为在东都旁边,比起别的县都富庶许多。

要说连升三级都不为过的。

那边又有刘学政坐镇,升迁都是迟早的事。

所以,只要王福礼他们这大半年时间好好在府学学习,到时候肯定能过秋闱的。

这不今年就有十来个举子,原先一直过不了会试,在京都边当先生边侯官,也被他们侯上了,虽说去的地方边远一些,但也是正正经经的大人了。

谭家和高家送的礼都是读书人喜欢的古画、古籍什么的。

小马拿在手里翻了翻道:“阿贞,这东西得借我先看看。”

秦贞瞧见了一本关于雕刻方面的典籍,笑道:“行啊,别弄坏了,要是两孩子试课不成功,我还得退回去呢。”

小马:“……”

你能干点人事不?

今年宋贤不在,秦贞就让小马帮忙带了自家一个孩子。

又过了一年,两孩子又长高了不少。

小马望着比自己还要高出半头的沈好文道:“好小子,你姑父家的饭可真好,瞧这孩子长得的大个头。”

这孩子不止个子高,身体好,学问也相当的扎实。

小马道:“他们是不是也该下场了?”

秦贞掰着手指头一算,“明年肯定不行了。”

明年本来有一场秋闱,再加一场春闱,当真是忙得很。

不过后年下场是一定的了,那时候沈好文已经十四了,沈喜文十三。

秦贞当时下场时都十五了。

好在这一路顺顺当当,不然他估摸着自己要是再考几次,现在还不定在哪儿呢。

说起这个,小马忍不住道:“你说以前东景那边都在东都参加会试,明年他们要来这边吗?”

秦贞道:“那天听叶大人与我舅舅说,应该是到东都参加完会试,再由府台派人将会试录取的贡士送到西都来。”

因为第一年,多少有许多地方准备不周。

今年就先这样将就了,待到了明年再来西都。

这样子不止是时间上,在心理上也给大家一个准备。

小马道:“那这么说咱们是真不迁都了?”

“我娘子说西都的风水好,紫云观和另外六观的道长一并测算过,西都的气运比东都好……”

从这次几次的战争就能看出来。

所以近些年肯定不会迁,至于将来小皇帝亲政了,他们就说不准了。

更何况,迁都这种事情,人力财力都得顾得上才行呀。

就朝廷目前的情况,说实话怕是百年之内都不好迁。

小马一拍大腿道:“那我回头也买个铺子去!”

说完,起身就跑了出去。

秦贞刚站到沈好文旁边看他写了会文章。

小马又急吼吼地跑了回来。

“差点把正事给忘了。”

小马这次过来,是跟秦贞说在他们老家那边已经把地买好了。

他买了八百亩,给儿子和外甥各四百的小庄子,秦贞自个人买了五百亩。

三家的地都挨在一起。

已经开春了,马上要春耕了,小马过来想问问沈君月地里种什么好。

他们那边种麦子的多。

秦贞道:“我去看看起床了没。”

沈君月虽然平时蹦得欢,但是不得不承认,肚子一天比一天,从宋义出生到现在二十来天了,沈君月的肚子肉眼可见的生长。

每日吃的也没前段时间欢了。

走路确实越发的困难,每天中午饭后都得在床上睡上一个时辰。

秦贞让小马看会两孩子,便去了沈君月屋里。

沈君月睡得时间也不短了,听见开门声,翻个身想看看是谁,结果一时没翻过来。

秦贞快速上前,将她给扶了起来。

沈君月睡得还有点迷糊,“怎么了?”

“马师兄说咱们那边的地已经买好了,今日来送地契的,说是已经开春了,问问咱们的地种什么好。”

沈君月道:“我没去瞧过,说不上来。”

“他们原先种的什么?”

“小麦吧!”

秋天还会种玉米、土豆、红薯等等,秦贞记得当时编农书时特意写过那边的农作物。

于是,从桌上把书拿过来,翻到了宛省。

都是挺普通的东西。

沈君月道:“种花生、红薯、芝麻、大豆和玉米吧,小麦咱们种冬季的。”

这些东西他们要是熟悉了比别人夏季种的要早两个月,到时候还能抢个好价格。

且那天郑王还问她,家里的酒还有没有。

沈君月就顺嘴说了一句,待过了年沈二夫妻回去就能酿了。

郑王笑道:“那可真是太好了,本王自打喝了你酿的酒,就再也喝不下去别的了。”

如今这些东西种下去,他们酿酒的时候刚好用上。

秦贞道:“那我与马师兄说一声,他们家也跟咱们一起种吧!”

沈君月道:“要是他与咱们一起种的话,那就再加两种。”

她把需要的东西全给写到了纸上,什么东西多少亩,怎么个种法,农书上都写得清清楚楚,想了想道:“种子的话,最好能从从咱们那边拿。”

她带了双儿两年,许多种子都是精挑细选的,比起这种的种子更耐旱和抗病早害,收成也能提高一成。

秦贞道:“那就得等二哥回去了。”

“二哥明日就走。”

听说郑王等着他们的酒呢,沈二那是开心坏了。

他们家的酒已经大半年没酿了。

酒坊不开张,不止家里没收入,整个镇上与他们合作的百姓也少了收入。

秦贞索性把单子抄了两份。

一分给小马,另一份给沈二。

沈君月道:“还有,让双儿跟着一道过去种,双儿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应该比那些庄户懂理更多一些。”

秦贞把要求与小马一说。

小马倒是无所谓,这种出来的东西,都是要卖给秦贞的,有秦贞的人过去那是更好一些,谁叫人家是甲方爸爸。

小马道:“阿贞,你说我把你们隔壁的铺子盘下来怎么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