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18章 十八(2012)(1 / 2)

很久以后,在杨恪的刻意忽略下,他和郁知年相处无间的几年的细节,在脑海中已变得十分模糊。如同遮盖疤痕,杨恪将那些时间盖上厚实的纱布,封上胶带,回想起来,至多只能从几乎不存在缝隙里,瞥见既少又短的一些片段。

不过杨恪十八岁的冬季特殊一些,无法算作疤痕。即便最反感郁知年时,杨恪仍然很难将它打上耻辱的印记。

那年的最后一个月,杨忠贇病了。

这场恶疾来得突如其来,上周他还在首都参会,与名流政打高尔夫球,下一周就在体检中检查出恶性肿瘤中期,经专家会诊,立刻要动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得知消息时,杨恪正在上化学实验课。老师讲完实验步骤,实验室的门被敲开,副校长和徐秘书一起,站在门外,一脸凝重的模样。

上车后,徐秘书才在副驾驶座,将杨忠贇的情况告知了杨恪和郁知年。

“知年,杨董进手术室前,特地交代了,想让你陪着,”徐秘书低声说,“所以学校这里,我替你请了一段时间的假。”

郁知年眉头微皱,听话地说好,又担忧地问徐秘书:“手术的成功率高吗?”

杨恪看了他一眼,看见他手上还沾着颜料,应该是绘画课上了一半,来不及也忘了洗掉。

杨忠贇在集团投资的私立医院动的手术,顶层有为他预留的手术室和套房。

他们乘坐专梯上去,手术室的门紧紧关着。杨忠贇的另两个秘书、集团高管齐聚门外,人人都是一副关心得不得了的样子。

见杨恪和郁知年走近,他们都聚拢来安慰。

杨恪没说什么,在他看来,在场数十人,只有郁知年,也或许包括杨恪,是不希望杨忠贇有事的。

手术进行了近六个小时。起初大家都站着,后来时间太久,便都坐下了。

郁知年坐在杨恪身边,忧心忡忡地掰着手,杨恪安抚地拍了拍他的背,他有些虚弱地看看杨恪。

晚上十点过五分,手术室的门终于开了,医生告知大家,手术很成功,不过由于杨忠贇年事已高,实际效果还需观察。

围着手术室的人又待了一会儿,慢慢便各自离开了。

徐秘书送走了最后一名高管,对杨恪道:“少爷,先让司机送您回家吧。知年可能得住在这儿。”

离开医院时,已经是十二点。从医院通往家里的路上,已经没什么车辆。

杨恪看窗外,宽阔的高架桥下,视野所及,都是光秃秃的黑色树影,和路灯的光晕。他忽而想起了医院建成的那天,大约在四年以前,杨忠贇带他出席启用仪式。

休息室只有他们两个人,杨忠贇对他说:“杨恪,外头的那几个,都巴不得我早点住进来。你呢?希望我早点走吗?”

当时郁知年还没有来。

杨恪说:“我不希望。”

杨忠贇微微地笑了笑,看起来并不相信。但杨恪的确没有说谎。

到了家门口,司机替杨恪打开车门,杨恪从车上下来,寒冷的风不断地吹着。庭院里的树大多长青,不过也没什么生气,被地灯和景观灯照射着,焉巴巴地堆在一起。

暖气从开着的门里涌到杨恪周身,将他轻裹着,带入这个并不像家的家里。

他穿过走廊,独自上楼,走向自己的房间的时候,突然生出一种十分怪诞的念头,他想,如果现在从这里离开,已经没人可以拦住他。

他可以去找父亲,留在新市,过和以前截然不同的生活。

想到这里,他的脚步变慢了。

站在杨忠贇新拍到的巨幅油画旁,怔愣间,杨恪的手机忽而震动了一下。

他收到来自郁知年的信息。郁知年问他有没有到家。杨恪说到了,郁知年发来一张照片,说是徐秘书安排给他陪床住的隔间,照片上是一张一米多宽的小床,离杨忠贇的病床不远。

杨恪皱起了眉头,问他:“没有护工吗?”

“也有,”郁知年告诉他,“但要我住得最近。”

杨恪刚读完,郁知年突然给他打来电话,杨恪接了。

“爷爷要观察,还没来这间病房,护工也不在,”郁知年无助地说,“只有我在,我有点害怕。”然后问他:“你明天会来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