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独自生活的第二十五天(1 / 2)

天还黑着, 姜棠手里还提着灯笼。

姜棠喊了一声,顾见山并没有抬头,好像是睡熟了。她伸手碰了一下顾见山的肩膀, 顾见山一个激灵,猛地抬起头, 手下意识想寻什么东西,可剑不在身旁, 伸手摸了个空。

他眼神中还带着狠厉,和姜棠熟悉的顾见山完全不一样,她印象中的顾见山, 虽然称不上温文尔雅,但是心有乾坤, 行事张弛有度,绝对不会这般。

他是刚从西北回来,人在盛京, 可心还在战场上。

直面生死, 哪儿能那么容易就缓过来。

姜棠把手收回来,又喊了他一声, 顾见山眼睛慢慢恢复清明, 他仰头看着姜棠,然后慢慢站了起来,“我……我回来了。”

姜棠先带着顾见山进家,等他茫然着进来,姜棠已经把门栓插上了。

点金乌金围着顾见山的腿, 急躁地呲着牙, 喉咙里全是威胁地低吼。

姜棠安抚地摸了摸两只狗的脑袋, “不是坏人, 没事儿。”

点金乌金这才不叫了。

顾见山地站在门口,等着姜棠如之前那般倒杯水,明明回来的路上有许多话想说的,可真见了人,又不知说什么好了。

脑子里空空的,也不知说什么。

姜棠往屋里走,走了几步没听见脚步声,回头一看,顾见山还在门口站着。

他右脸颊带了点伤,不过已经结痂了,头发也乱糟糟的,不知在路上奔波了多久。

唯独一双眼睛,在灯火的映衬下,亮晶晶的。

顾见山眼里好像有一束火光。

姜棠只觉得心在颤,说不上是心疼还是难受。

“在那儿站着做什么,不嫌冷呀。”

姜棠眼看着顾见山快走了几步,紧接着她闻到一股冷硬的气息。

好像西北的雪,冰凉清新,又像回来路上马蹄踩过的泥土和草木。顾见山穿的银甲也冷冰冰的,硌的人有点疼。

姜棠犹豫了一会儿,伸手环住顾见山的腰,“你总算回来了。”

顾见山虽不知说什么,但抱了一下姜棠心里舒服多了。

他晨起寅时到的盛京,又困又累。

若是直接回侯府,他要梳洗,还要进宫述职,不定什么时候完事,就先过来见姜棠。

周围的人都还没起,若是等不到,或是有人出来,他就先回侯府。

幸好。

顾见山没抱太久,过了过瘾就松开手和姜棠进屋了。

姜棠把桌上的烛灯点上,屋中一下就亮了。

姜棠道:“你先坐。”

正屋很大,入目是一张方桌,还有四张椅子,旁边是一面山水花鸟屏风。

再下面是个烧着热水的炉子,里面炭火红旺旺的,还趴着两只狗虎视眈眈。

姜棠去倒水,顾见山坐下伸手摸了摸点金的脑袋,“都长这么大了。”

姜棠道:“也不看看你走了多久。”

抱过来都四个多月了,又在大理寺养了一个多月,已经快半年了。

顾见山点了点头,从中竟然听出几分思念的味道,“这不是回来了吗,不过,过阵子还得走。”

胡族今年春天难过,御朝能喘口气,他们牛羊被抢走了不少,徐桢南想趁机更进一步。

顾见山这次回来是向安庆帝禀明军情,朝中动荡,线人也不安全。

西北的事皇帝必然不会让皇子插手,且还有的磨呢。

皇上年迈,西北的兵力谁都盯着。

不仅皇上老了,徐将军也老了。

姜棠没说话,顾见山抿了下唇,“但我保证,一回来,就先见你。”

谁稀罕先过来见她,冻成这样,跟难民似的。

姜棠转过身,眼中带了点笑意,“先喝口水吧,你饿不饿,我去给你拿点吃的。”

顾见山咽了咽口水,点头道:“还真饿了。”

姜棠在锅里热着饭呢,是蒸饺和小笼包。

她自己吃饭,有时懒得做,一天都糊弄着吃,偶尔才愿意费事摆弄一下,顾见山正赶上她愿意费事的时候了。

这样的小包子,顾见山一口就能吃一个。

吃完两小屉,又吃了两个烤红薯才算饱,他把吃完的碗筷收拾干净,才道:“你等两天,有东西送过来。我们弄了一群牛羊,我给你留了点肉。但不是因为我才留的,是因为你。”

若非姜棠把方子给了军营,就算顾见山是大将军,也弄不来肉。

军营的东西,就算他想弄回侯府也不成。

功劳是姜棠的,他不过提了一嘴。

姜棠点了下头,“若是需要别的,再和我说。”

顾见山不能在这儿留太久,一会儿左右邻居都该起了。

姜棠冲顾见山笑了笑,“那我想找你……”

顾见山道:“明早还会过来,我来找你。”

不同于侯府其他人,回来之前写信,早早就有门房的小厮去城门口等着,一有消息就回来禀告。

顾见山回来向来是突然回来,有时是下午,有时是晚上。他骑马回来,没人知道消息。

听门房来人禀告,郑氏才知幼子回来了。

顾见山先来正院请安,这会儿永宁侯和郑氏还没用饭,郑氏心疼儿子一大早赶回来,吩咐丫鬟道:“就在这儿用吧,南香,添副碗筷。”

顾见山垂眸点了点头,“嗯。”

郑氏在饭桌上一直给顾见山夹菜,“这回可有受伤?多吃些,在西北肯定吃不到什么好东西。”

顾见山闷头吃饭,永宁侯道:“西北人人吃的都差不多,见山也不能例外。”

他问的就多了些,比如顾见山何时进宫,何时回去。

郑氏却不乐意听,“刚回去就问他什么时候走,就不能说点别的吗?”

顾见山吃了几口,实在吃不下了,插话道:“事情办妥就走,父亲母亲不必担心,儿子还要进宫,先回去换身衣服。”

郑氏道:“你才吃几口,再用些。”

顾见山摇了摇头,“皇上那边要紧,中午回来再吃。”

说完,就匆匆走了。

郑氏原是高兴,毕竟出去三个多月,连过年都没回来,现下可算回来了,怎能不高兴。

可他这般匆忙,饭都吃不好,而且,等顾见山一回来,郑氏又想起姜棠来了。

那事八成是真的了。

看陆锦瑶的态度,再细想从前的小事,也许还有许多她不清楚的事。

永宁侯一会儿也要上职,见郑氏神思不属的样子笑道:“怎么,不回来的时候一直念着,怎么回来了又不高兴了。”

郑氏没好气道:“跟你说你也不懂。”

永宁侯默了默,才道:“你不说我怎么懂。”

郑氏心道怎么没说过,夫妻是最亲密的,原先郑氏什么都想和永宁侯说,可是总得不到她想要的回答,再加上从前还有吴小娘她们,她在意这些,慢慢就不说了。

若是和他说顾见山有心仪之人,原先还是个丫鬟,如今又在做生意,郑氏也不知会发生什么。

郑氏想和顾见山好好说说,可又不知如何开口。

好像谁先开口谁落下乘。

顾见山为何不说,就是料定她不会答应,所以才一直拖着。

她最喜欢的儿媳妇站在了顾见山那边,在郑氏看来,陆锦瑶还是太年轻,才这么天真,像老大媳妇她们,绝对不会这么想。

韩氏本就厌恶姜棠,真是一团乱麻。

说了郑氏怕顾见山不放手,可不说,自己心里又别着根刺。

想了半天,郑氏还是决定先不说,他在西北,别有什么事憋在心里,刀剑无眼,稍一分神就会受伤,再等等,兴许还有转机。

顾见山回来,得准备家宴。

府中事都是韩氏操劳,如今陆锦瑶早已坐完月子了,把从前管着的事慢慢接了回去。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侯府上下,都知这位刚生了小少爷的四娘子得夫人看重。

没分家的时候,不管谁是未来的侯夫人,都不作数,靠着真正得看重的人才能拿好处。

对上陆锦瑶,韩氏就没赢过。

也是那时她才明白,清贵和权贵究竟有何不同。

不仅是家底不同,陆锦瑶出身平阳侯府,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嫁过来只是周围的人换了,管家打点关系对她来说得心应手。

而韩氏是嫁过来慢慢学的,学了好几年,还是比不过陆锦瑶。

对于不见刀刃的争斗,陆锦瑶似乎天生就会,总是能四两拨千斤,从未吃过什么亏。

如今,陆锦瑶更是在府中更是得脸,韩氏就算想做什么,也没办法。

正月初她回娘家,问过父亲,父亲说会给想办法。

再等等,顾见风长进,她就得脸。

夫妻一体,一荣俱荣。

晚上家宴,一群人聚在一块儿,永宁侯高兴,还拿出两坛好酒来。

顾见水打趣道:“这回五弟没要紧事了吧。”

几次喝酒,顾见山都扫兴,这回再扫兴,真就说不过去了。

顾见山笑着摇头,“今日定陪二哥不醉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