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蝶恋花(二)(1 / 2)

为妃三十年 她与灯 5547 字 8个月前

王疏月原本以为张得通会训斥她一顿。

谁知张得通并没有说什么,带着她过了穿堂,才说了一句日后再不要见十一王府的人。而后便帮她挑起了三希堂的帘子,示意她进去。

里面已掌灯。

但皇帝并不在,只有何庆在里头替皇帝整理案上的几幅字,见她进来,就笑开了花。

“王姑娘回来了。”

说着,又见她手上抱着书,忙从书案后绕出来的,“来,给奴才吧。姑娘今儿辛苦了。”

王疏月看向那书案上的字。

皇帝这个人,好像对魏晋以后的书法很有执念,三希堂中收藏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这些是他的心头好,除此之外,还有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有好些拓本,是王疏月在卧云精舍里也没有见过的。

皇帝写得最好的字,在王疏月看来,应该是行草。

她曾看皇帝在南书房当中写过,收拾散落,顷刻而就。当真有“整整复斜斜,翩如风际鸦。”之态。但如今书案上留下的这几张字却是祝允明的《春女》。

这也是王疏月的母亲最爱临的一副字。

王疏月走到书案后,撑开字卷,何庆正理书,听到纸张摩擦的声音,忙回过头来道:“哟,姑娘仔细些,主子爷顶喜欢这一幅字,特意叫奴才拿去裱上呢。”

王疏月见第一句写道:“有女怀春,风仪若神。”

只一眼,眼底就发热了,她不敢再看。

原本心里在想富察氏的话,如同哽着一颗稍烫的豆子,吐不出来,也吞不进去。但看到这八个字,渐渐烧红了脸。好似一下子把心里闷都抵回了腹中。

皇帝一本正经,时时刻刻都是绷着的。尤其是他病好了以后,就更是如此,但写这篇《春女》的祝允明真的不算是一个多么正经的文人,在前明那个喧闹的文坛,结交得又是唐寅,文征明这些人,红颜入诗入画是常事。王疏月虽心慕那个年代的风流,奈何经历了文字狱之后,文坛寂静,似再也不能目见唐宋年间的文坛盛况了。

如今,却在这位正经皇帝的书案上看到这么一句,她虽不免羞赧,却亦觉鲜活。也许,皇帝里内也是有些热情的。

何庆挪好书,也过来陪她看字。

“咱们主子爷的字儿,就是好看。”

“何公公也上过学吗?”

“奴才?奴才哪里上过学,就在学堂里听他们念什么关关雎鸠,在河……窈窕什么女,君子也要去求。不过,这字儿谁写得好,奴才还是分得清的,普天之下,写得像咱们万岁爷的,一定都是好字。”

他竟把王疏月逗笑了。

“欸,姑娘笑了就好了,将见姑娘一脸愁容得进来,还以为……姑娘又受了谁的气儿呢。”

王疏月慢慢收住笑。“何公公最能开解疏月,对了,主子呢。”

“哦,周太医来请脉了,主子爷在西稍间。这会儿应该已完事了。今儿该姑娘上夜,哟,差不多您也该去上值了。

“好。”

她应过声,正要出去,想起什么又回头问道:“何公公,这副字是主子什么侍候写的。”

“今儿晚上写的勒,主子爷写这副字的侍候心性可好了。”许是因为画面在脑子的印象太深刻,他也就说得琐碎齐全。

“主子爷写完这副字以后,还叫人捧了镜来正衣冠,端了好一会儿自个在镜中的模样。”

那个画面滑稽,描述也滑稽,就差没有说破,皇帝是怕自己留了疤在脸上不好看。

“哟,跟姑娘说开了。这不得了。姑娘看些去吧。耽误上值便是奴才的罪过了。”

王疏月应了好,出三希堂往西稍间去。

西稍间的灯却没有留,外间上夜的小太监道:“姑娘,今儿主子爷安置得早,张公公亲自上得夜,姑娘今儿就不必进里间了,只消同奴才们守着这西面的窗户便好。”

这到比在里间给皇帝上夜轻松。

外间能掌小灯,也得毡垫,可坐可卧。

王疏月在西窗下靠坐下。

袖中的那封信从袖口里露了一截子出来。她伸手将信从袖中取出来,放到小灯下。

亏欠是人和人关联后必生的东西。

虽然有的时候,说不清楚的究竟是谁亏欠了谁。但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心疼那个身在微处的人,既而诋毁站在高处的另一个人。高出总是好的,哪怕高处不胜寒,在很多人眼中,这也高出之人强说出来的愁。

所以吧,是王疏月对不起身在“三溪亭”的十一爷。

如今人么这想,以后,人们还是会这么想。

那贺临究竟是怎么想得呢。

对于这一封信,王疏月想拆开,又不敢拆开。她自认该尽的情意已经尽透,该做的事已经做完,剩下的再不是她能掌控,但毕竟,她真的是眼睁睁地看着,那个年轻皇子的一生毁在她眼前。

无力感,即是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