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小时代(2 / 2)

如果没看过,只是道听途说的话,宋铮也不会对《小时代》有这么强烈的恶感,关键就是,上辈子,他曾狠狠的被虐了一把。

宋铮现在甚至都不愿意回忆起当初他为什么要走进电影院,去看这么一部大烂片,似乎是因为被预告片给吸引了,说良心话,《小时代》的预告片画面真的很唯美,再加上里面有那么多俊男美女,而且当时同时段还没有其他可以选择的电影,所以~~~~~~

宋铮那个时候选择去看这部电影,真的只是冲着那些唯美的画面去的,对郭小四这个新手导演,完全不抱任何期待,结果看过之后,和设想的一样,《小时代》的质量果然烂的一逼,通篇仅是一些青春偶像的堆砌,毫无营养价值可言。

事实上,自从曝出郭小四亲自当导演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导演起,宋铮就觉得是一件很不靠谱的事,一个只是影视编导专业毕业,写了N多年书的人,能拍好一部电影?

最开始还以为他只是挂个名,会有别人替他拍,看完电影后,发现原来真是郭小四亲自执导,勇气可嘉!

那么,电影的质量如此之烂,也就找到了合适的理由了。

当然了,郭小四是第一次当导演,而且以前根本没接触过电影,所以技术层面上存在问题是理所当然的。

但除此之外,整部影片从情节到思想上,也是肤浅的一塌糊涂,没有任何真实感和认同感,看完影片之后毫无感觉,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

宋铮当时最为强烈的感觉就是,电影和书真的不一样,书本是文字的东西,读者可以在文字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每个人根据文字在大脑中所呈现的画面是不同的。

但是电影,直接呈现的就是画面,直接给到观众的就是视觉印象,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无法改变。

而且,不是所有文字能够描绘出的东西,都适合以画面的形式呈现,或者说是画面的局限性,不一定能呈现出文字所描绘的内容。

因此,作为一个作家,郭小四的小说也许会受很多人欢迎,但想把小说变成剧本,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小时代》的整个故事,放在电影中显得十分浮夸,所有的内容都流于表面,所有的情节都和物质挂钩,没有任何一点能够让人觉得和实际生活相符合。

所有事情的发生都很刻意做作,没有任何自然成分,所有人的爱情都显得那么的肤浅,无聊的要死。

郭小四在电影宣传期间,曾多次说这是一部关于友情的电影,但实际上真看不出哪里能够体现出友情,如果说一个有钱有势的大姐头能够摆平一切算作友情,如果说最后一起抱着几箱子衣服一起奔跑算做友情,那友情也太不值钱了。

应该是郭小四认为最能体现友情的南湘给每个人设计衣服的戏份,也因为南湘这个人物的没有存在感而荡然无存。

造成这些问题的最大问题就是整部电影的戏剧冲突太弱,影片没有结构层次,究其原因就是剧本写的太差劲,浮于表面,外加没有思想。

郭小四似乎还曾经在某个采访中说过,写这本书的时候,就是朝着可以改变成电影,或者电视剧的方向写的。

呸!

你个当代武大郎,还是先回去好好研究研究电影剧本是什么回事儿,再来说话吧。

一个做作的故事,就已经很让人很头疼了,影片的所有演员的表演也好不到哪去,大蜜蜜就不用说了,郭采杰还真不适合演女王范儿,HOLD住姐夸张的搞笑也和影片不搭调,郭美人更是毫无存在感,那几位男演员实际上就是上来走秀的,这个脱完衣服那个脱,疯狂卖.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郭小四还在片中设计了一个形象十分像自己的角色,也是一著名年轻作家,连发型都一模一样,当然身材上要比自己大两圈,宋铮音乐还最后一个镜头就是以这个人物的特写结束,当然,导演完全可以将自己作为原型写入影片,但这么公开和臭屁,实在是只顾得自己陶醉,而忘记了电影本身。

看完电影之后,宋铮当时就觉得被人塞了一嘴的苍蝇,之前觉得非常唯美的画面,也被刺激的成了糟粕,显得非常奢华,看上去就是土大款和暴发户,与那种骨子里高贵的奢华根本差了10万个档次,如果这就是郭小四幻想到,年轻人应该有,或者希望的生活,那么也只能说明他自己也是一个浮夸的人。

不过,似乎这部电影上映之后的票房成绩还不错,可这完全是商业上的,和电影艺术完全无关,郭小四的确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充满想象力和力度的宣发能力,铺天盖地的水军式传播,再加上部分影院100%给足排片面子的强大噱头,还有就是脑残粉的无脑狂追。

所以,这部电影的票房也仅仅是还不错而已,前期上座率饱满,而后随着电影上映时间的推移逐渐呈现疲软,最后彻底凉凉。

这主要是因为受众群太集中,影片对于70、85前的另一主流电影观众来说吸引度不大,其次就是影片不接地气,无法达成社会性集体追忆话题,另外影片叙事成为最大硬伤。

《小时代》影片本身有着非常大的硬伤,那就是在于故事本身,并延续到了影片的视听影像表现手法上。

郭小四并不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是一个善于将文字用无逻辑的拧巴手法拼凑在一期,而让大众认为这是一种艺术,这个大众特别是90后,也就是脑残粉。

而冷静的人在看过之后,肯定都要和宋铮一样发问:这TM到底是谁的时代?

郭小四在《小时代》里打出的口号中有一句是“这就是我们的小时代”,这句话似乎是在表明,郭小四想通过他的故事,来给年轻人呈现一个年轻人的时代,实际上,这个时代,虚假得很,文艺的很,阳春白雪的很。

电影本身所传递的“时代”概念,仅仅是依托“时代姐妹花”、“魔都时代中学”,以及林萧、宫茗等人嘴里的独白吐出的“时代”来完成的,整部电影对于“时代”概念的解释是依托于粉丝对于郭小四本身的信仰来达成的。

郭小四的生活极度奢华而浮夸,如果假设心理学有这种理论,他是用这种奢华来弥补他生理的劣势。

显然,郭小四的生活与当下普通孩子的生活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然而他用自己的生活告诉别人,这是年轻人的“时代”,本身就是悖论。

郭小四在小说亦或是电影中,所呈现的那个时代,离年轻人的时代相去甚远。

生活无忧,性格忧伤,仰望四十五度。

那只是郭小四一个人的时代,他把自己的时代,自己的生活夸张而浮华的写出来,拍出来,让那群还不懂的生活和现实的年轻孩子们意.淫成自己的时代,这种做法,不论是于文学、于商业,甚至是于道德,都是不厚道的。

那么,《小时代》里到底讲述了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这一点,似乎郭小四自己的说法都不能够完全的让人服众,而宣传过程中,那些脑残粉们说郭小四写出了他们的内心情感世界,这种说法似乎也只是建立在过度个人崇拜基础之上的。

从故事中描写的浮夸世界来说,不管是草根的林萧、高傲的顾里、与世无争的南湘,在生活中是可以对位出人物性格的,所以年轻女孩子们可以一一的比对,把自己想象成此间的人物,但是小说中这三位女生的做法、行为、习惯、身世、思想、言语,似乎都太“阳春白雪”的厉害,生活中所有的人都不可能那么说话和办事,只有宛如这样的人物在生活中才是真实的写照。

也许现在的孩子们的生活太枯燥,枯燥的他们的生活波澜不惊,时代的进步让这一代的年轻学生缺少对信仰、文化以及审美上的成熟度,所以他们只是一群智商不低,情商乱码的一代人。

于是郭小四抓住了点,写出他们想要的人物,于是,孩子们开始疯狂的膜拜,郭小四成了神,实际上,他只是抓住了时代的空子,就像90年代的校园民谣,借着时代的契机,文艺了一把。

所以如果《小时代》确切要讲述一个时代的话,那就只是郭小四个人特殊人生经历的写照,来虚构这样一个时代的假象,借助于年轻学生对于认知上的处.女地,活生生的赚着钱,还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