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太夫人道:“我可没有拐弯,她想给刘义说亲是真,我想给焕儿说亲也是真。”
她道:“一家有女百家求,谁抢到那就是谁的本事。”
刘尚书就瞥了老妻一眼,觉得她说的废话,“她那侄孙能比得上我们家焕儿?”
“虽说我们焕儿不太出息,但现在不仅有爵位,还考过了明经,将来就是当不得大官,求个四五品的实职还是可以办到的。刘义能比吗?”
刘尚书虽然百般看不上刘焕,可也要看和谁比,和大孙子,和白善殷或这样的人是比不上,但比刘义还是绰绰有余的。
刘太夫人就问他,“那你觉得这门亲事怎么样?”
刘尚书就沉吟起来,半晌后道:“我们家又不是那种死守着身份的人家,而且他们周家现在也算新贵,别看他们家如今就一个周满在朝为官,还是个女子,但她一人就抵了多少人了。他们家子侄又多,只要一直读书,将来总有能出仕的人。”
“不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咱这位陛下都换了几拨臣子了,所以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不知道将来是什么样,谁也别在这时候就看不起谁。”
刘尚书摇头晃脑的念叨了一阵,颔首道:“你看过了那丫头的人格品性,要觉得好就定下吧。”
刘太夫人道:“我看着倒有几分她小姑的志气,虽然才华比不上,但比我们家里养的孩子还要好。”
刘尚书就撇撇嘴道:“周满这样的才气天赋,满朝文武有几人比得上的?”
他道:“她端的是本事的碗儿,别人抢不走,萧院正私底下都偷偷的说,他提了皮毛,她转眼就能摸到骨血,在医学上,她可不只是举一反三,人家是得一就推出十来,这份本事是老天爷特地赏脸吃饭呢。”
刘太夫人想起了什么,幽幽的问道:“那我们家要能定下这门亲事,将来你这孙媳妇岂不是也要入朝?”
“求之不得,”刘尚书笑道:“你不是说她有几分她小姑的志气吗?那牙口要是也能学到她小姑的三分就好了,将来焕儿要是有幸能站在大朝会上,吵起来还有个人帮衬。”
刘太夫人就想起今日刘焕被人为难时周立如打趣说的那番话,眼中发亮,“好,既然你也应下了,那我就找机会替焕儿去周家走一趟。”
刘尚书却想起来一事,“这事儿不得给大郎和大郎媳妇他们说一声?”
刘太夫人就冷哼道:“回头与他们提一声就是了,难道他们还会反对不成?”
她道:“孩子都是我们养大的,亲事自然也是我们这边做主。”
刘尚书头疼,只能劝慰道:“也要说一声的,毕竟是他父母,之前益儿的婚事也是他们那边定下……”
“就是因为益儿的婚事是他们定下,焕儿的婚事才要我们来定的,”刘太夫人提起这事还一肚子的火,“之前这事一早就定好了的,怎么,他们现在想反悔了?”
“她在提防谁?难道我就是个恶婆婆,娶了孙媳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