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55章 老照片 颓唐如积灰典籍,豁然似破晓天光(1 / 2)

在京市待了四年。

关于京市的夏, 钟弥记忆里总是炎热漫长又难捱。

六月底,舞蹈班的本期课程结束,钟弥递了辞职信, 请几个相处半年关系还不错的同事吃了顿火锅。

今朝一别,有缘再会。

上周她去舞剧团试了角色, 之后一整个七月都是忙碌有序的排练。

偶尔练到脱力,不顾形象躺地板上, 放空的脑子里, 插空会蹦出些许忧虑,怎么到现在都没有人来找她?

随之又会被自己脑补的扔支票场面逗到发笑。

“你看,弥弥都笑了!京舞女宿7栋的空调真的就是老到不能用。”

另一个小组领舞的姐姐是钟弥同校师姐,休息间隙,说着手机上刷来的消息, 终于有人给京舞捐新礼堂了。

她便吐槽起在京舞读书那几年受的苦。

京舞有一部分女宿上了年头, 连空调都是老设备,制冷能力感人,每次训练回去, 拖凳子坐空调出风口都感觉不到冷气, 衣服浸汗像层皮黏在身上, 难脱得要命。

钟弥被拍了拍,回过神, 说自己还算幸运, 入校分到的是新女宿。

旁边有人外放视频。

今天是京舞新礼堂项目启动,有一个挺隆重的开工仪式, 应该是京舞学生拍了视频发上网。

视频点赞已经过万, 评论区留言热火朝天, 在校生着急什么时候竣工, 自己还能不能赶上新礼堂投入使用,毕业生则各种玩梗骂骂咧咧,怎么自己一毕业,母校就偷偷发展起来了。

有人刷着相关视频说:“哇,这个资方老板好年轻啊。”

“还挺帅的,不觉得吗?西装革履还挺有味道。”

听到旁边人这么说,钟弥眉梢一凛,还以为沈弗峥出席被拍到了。

挺新奇,她还从没见过这人出现在什么媒体报道或者娱乐视频里。

搜他名字,倒是有一条百度百科,没图就算了,内容还短到毫无看头。

于是钟弥自己搜来视频一看。

露天环境,看旁边的建筑,应该是在校图书馆前的小广场,隔着屏幕都能看到现场阳光烈到刺目,鼓起的风都燥热到令人表情狰狞。

鲜花红绸围拥的礼台后,西装革履的身影只短短现身两三秒,蹙眉鼓掌,是他助理。

果然,沈老板嫌累。

这种西装扣子一扣就把人勒得特别笔挺的正装,很少见他穿。

也难怪钟弥之前说自己的刻板印象,说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有应付不完的正式场合,他失笑说,想到他助理。

这两个月,钟弥跟在他身边,见过不少人。发现那些私银VP也跟他助理一个路子,个个衣品似男模,才晓得打扮起来的不一定就是绣花枕头,有些人,站在那些位置上,就是需要光鲜亮丽的盔甲。

当天晚上,钟弥回家一个人吃饭,用餐结束后,她和住家阿姨在客厅看电视。

听到门口有行车响动,第一时间趴在沙发背上,准备欣赏开门一刹那,沈老板的今日着装。

软料的白衬衫,襟前开两粒扣,袖口随性折起,露一截修长有力的手臂线条,浅灰西裤中规中矩。

他一年四季几乎都是这种无记忆点的色系穿搭。

低调,不出挑。

偏偏身材底子好,又有一张俊脸,很难低调得起来。

可能身高腿长是他家的基因,见过他堂妹和表弟,也都是这一型的。

钟弥垂着手臂,懒懒趴在沙发背上看他。

“舞团好玩吗?排练累不累?”

沈弗峥换了拖鞋,走过来摸钟弥的脸,距离一近,钟弥闻到淡淡的烟酒气,猜想他今晚的应酬大概是那种不好推掉又不太重要的,所以喝了点酒,但回来得又算很早。

钟弥还没来得及回答。

阿姨倒了绿豆汤来,递给沈弗峥说:“弥弥小姐今天累坏了,下午回来,我煮个绿豆汤的功夫,她就在沙发睡着了,一觉睡到天黑才起来吃饭,说是跳舞,比干体力活还累呢。”

本来她不想把实情说的这么细,她怕沈弗峥对她的状态有意见,但阿姨先说了,她便无声。

沈弗峥的反应倒是出人意料:“看来你挺喜欢现在的工作。”

钟弥很惊喜,问他:“你怎么知道?”

喝两口绿豆汤,照钟弥口味做的,他嫌太甜,也不说,只把瓷碗递给阿姨,对钟弥说:“你不喜欢的东西没办法叫你受苦,你比那金笼子里的鸟还娇贵,栓不得,困不得,一不舒服,立马就跑了。”

“当头一把刀。”

“只有一个‘色’字,没有忍的道理。”

他手指刚刚拿过冰镇的碗,此时如笔画游走,触在她光洁额头,清凉如冷玉。

好似,刻进人心里。

上个月从京郊运回来的玻璃鱼缸就在他身后,偌大一面,自成了一扇生动屏风,钟弥叫人在边角配了冷光灯带,光线透水盈来,那些红蓝小鱼欢快游动,看得一清二楚。

沈弗峥上楼洗澡。

看完电视剧,钟弥跟阿姨说早点休息,自己也上了楼。

沈弗峥不在房间,浴室的浴后水汽散得差不多,置物台上放着他解下来的手表。

钟弥找去书房,跟他说今天舞团排练休息时的趣事。

从开工仪式自然讲到他那位出席现场的能干助理,这种高温天气保持精英打扮也真是难为他了。

钟弥见过他不少次,每一次出场都是无可挑剔的正装,时刻都是战备状态,衣品相当好。

书房也是新布置出来的,钟弥还没细看过,这会儿才有空欣赏墙上的挂画,是她以前画的,特意叫淑敏姨从州市给她寄过来。

当然没说是挂男友书房,只说要送人。

钟弥问:“他的年薪应该很高吧?但人一直紧绷着,会不会也很累呢?”

沈弗峥告诉她:“培养品味,即培养偏见,那么迎合品味,就容易在偏见中得到共鸣。长期跟人打交道,需要输出观点的人,如果能让人相信他是独到的,那他工作起来会轻松很多,也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质疑声。”

钟弥细一想,觉得好有道理。

就像有些服务行业会规定着装,甚至发工作服,目的就是为了让顾客认可其专业度。

去金融街逛一圈,到处都是西装革履的精英,人家不发工作服,但行业内也会有默认的大致着装,没人会穿篮球裤夹脚拖去见客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