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一百一十章 上门找碴(1 / 2)

第二天天刚亮,孟氏打开大门,却发现村里刚找来的工人已经站满了门口。

孟氏大惊,急忙喊道:“幽儿,你快过来看看!”

孟倩幽几人刚练完武功,正准备回屋去洗漱一番,听到孟氏的喊声,齐齐跑来门口。看到门口的这许多人,也是一愣。

“东家,昨天的工房还没有盖完,我们今天早早过来,想提前把工房搭好,我们这些人一会好做工。”一个男人顶着满头的雾水,哆哆嗦嗦的说道。

“是啊,东家,我们现在开始干活,等到其他村里的人来了,我们的房顶就铺好了,绝对耽误不了今天所有人制作腊肠。”另一人也说道。

还有的人说道:“这都是我们自愿来的,东家不用给我们加工钱。”

“对啊,对啊,都是一个村里的,这就当做是我们帮忙了。”有女人也说道。

孟倩幽沉默了一下,大声说道:“谢谢大家了,今天就算你们加班,工钱我还是会多发给你们的。”

人们都说不用。

孟二银刚起床,看到村里人这么早过来也是很吃惊,等知道了人们早来的用意,顿时感动的不行,一个劲的道谢,急忙带头来到大院中。

冬天的天气寒冷,早上的雾气还没有散去,木头搭的工房有有些湿滑,并不好攀爬上去。人们小心翼翼的把稻草一点点的铺在上面。

孟氏准备做饭,孟倩幽问道:“娘,家里还有多少白面?”

作坊里每天中午都要管外村的人一顿午饭,家里每天存放的粮食不会少,可是白面却不是很多。孟氏看了看,回道:“大概还有一百斤。”

“全用上吧,烙成大饼,给今天早上来做工的人做一顿丰盛的早饭。”孟倩幽说道。

孟氏点头:“好,我去喊你王婶过来帮忙。”

“光王婶你们两个也不行,我一会让大哥去把三婶和吴家的大儿媳和孙家的也喊来吧,人多还快些。你现在把要用的东西准备好。”孟倩幽说。

孟氏急忙去准备白面和早饭要做的菜。

孟倩幽喊孟贤、孟齐两人过来,让孟奇去喊孟三铜家的,孟贤去喊吴家的大儿媳和孙家的。告诉他们,今天上工早,每人会多发十个铜板的工钱。

两人飞奔而去。

孟倩幽去隔壁喊王婶。

王婶正要做早饭,见孟倩幽过来喊她,二话不说,就过来了。

孟三铜家的和另外两个女人也一路小跑着过来,知道是要烙饼,挽起袖子,和面的和面,摘菜的摘菜。急着忙活起来。

孟倩幽看一切安排妥当,来到后院,看房顶铺了多少。

就这一小会的时间,人们已经掌握了如何避免湿滑,快速铺稻草的技巧,手头上的速度也快了起来。递稻草的递稻草,铺房顶的铺房顶,人们一心一意的干着自己手中的活计,没有了平常的喧闹声,一切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孟倩幽走进大院子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安静的和谐画面,心里有些触动,觉得以往是不是做的有些太过了,是不是应该给村里的人们一个弥补的机会。

孟二银本来也想上去铺房顶的,可人们说什么不让,他只好在下面紧张的走来走去。看到有人稍微有些不稳,心就提到嗓子眼,恐怕出一些什么意外的事情。

等到张柱领着自己村里的工人过来上工的时候,房顶已经全部铺完了,张柱有些咂舌,对其中的一人问道:“你们不会是天刚亮就过来了吧?”

这人笑笑,没有说话。

张柱领着工人去上工,刚铺完房顶的村里人也准备去上工,却被孟倩幽喊住:“今天早上大家大家辛苦了,我们准备了一些白面烙饼,咸菜和稀粥,你们吃过再去上工吧。”

没有想到东家会给自己准备了早饭,人们心里一阵激动,再次懊悔自己以前怎么就瞎了眼,没有看到东家的好呢。

一个大概三十多岁的那人说道:“不用了,东家,我们都是吃过饭来的。”

“哦,那你早饭吃的是什么?”孟倩幽问他。

男人一噎,没有回答上来。

“吃吧,已经准备好了,不吃白不吃,错过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孟倩幽开玩笑。

人们也哄堂大笑,不再推辞,上前拿起烙饼,盛好稀粥,蹲在一起就着咸菜吃了起来。

王婶的小儿子揉着还没睁开的眼睛过来。孟氏赶忙给他拿了一块烙饼,他顿时喜笑颜开,放在嘴里就咬了一大口,那嘴馋的模样引得几个女人一阵大笑。

吃过了这段时间以来最好的一顿早饭,村里的人们高高兴兴的去上工了,王婶几人洗刷完,也匆匆去了熏肉作坊。

谢江风的伙计今天没来,朱岚的伙计把需要的腊肠和辣椒油装好后,又去熏肉作坊拉熏肉去了。

朱大壮今天是和伙计乐呵呵的赶着两辆牛车过来了。

卸完肉,孟贤给他结了账钱,朱大壮又乐呵呵的走了。

忙完这一切,孟倩幽来到旧屋院子里,想试做一下从聚贤楼回来后就一直想做的红油。

孟清走到她面前,仰着小脸问道:“姐姐,我们什么时候去看我爹?”

孟倩幽想了一下,说道:“我们现在就去。”

孟清欢呼一声,飞快的跑去屋里把所有的东西都抱在了怀里,迫不及待的说道:“姐姐,我们走吧。”

孟倩幽摸了摸他的头,对孟逸轩说道:“你也和我们一起去吧。”

孟逸轩有些不解,不知道为什么要让他一块跟着去。

孟倩幽也不解释,领着孟清出了门。

孟逸轩紧紧跟上。

一路上,孟清兴奋的不行,一个劲的催促孟倩幽走快点。

孟倩幽感觉有些好笑。故意逗他走的很慢很慢。

孟清急得不行,从怀里拿出一个烧饼,掰下一小块,诱哄道:“姐姐,你要是走快一些,我就把这快烧饼给你吃。”

孟倩幽大笑,把孟清举起来,在他的脸上吧唧亲了一口。

孟清的脸立刻红了。

后面跟着的孟逸轩却沉下了脸。

几人来到孟家老宅,一进门,孟清就高兴的大喊:“爹,我来看你了。”说完,迈着小短腿奋力朝孟小铁的屋子跑去。

孟大金家的听见动静急忙走了出来,孟清却早已经跑进屋里去了。

孟倩幽笑着打招呼:“大伯母。”

孟逸轩也跟着喊了一声。

“幽儿和逸轩来了,冷不冷,快屋里做。”孟大金家的高兴的说道。

两人走进屋内。

孟中举还是和往常一样,吃过饭后就在屋里溜达,老孟氏正坐在床上修补衣服。

“爷爷,奶奶。”孟倩幽和孟逸轩同时叫道。

孟中举点了点头,老孟氏慌忙将床上的破衣服收起来,亲切的招呼道:“幽儿来了,快过来床上做。”

“谢谢奶奶。”孟倩幽甜甜的说道,并顺势坐在了床上。

老孟氏拉着她的手,懊悔的说道:“幽儿呀,奶奶上次一时糊涂,错怪了你,奶奶心里有愧呀,幸亏你没有计较,要不然奶奶这心里到死都得愧疚呀。”

孟倩幽吓了一跳:“奶奶,您别这么说,我从来没有怪过你。”

老孟氏红了眼眶,拍着他的手说道:“好孩子。有你这样的好孩子,是我们孟家的福气呀。”

“好了,孩子好不容易过来一趟,别说这些不高兴的了。”孟中举说道。

老孟氏不说话可,却一直紧紧的抓着孟倩幽的手。

孟大金家的端来两碗热水:“幽儿,逸轩,天冷了,你们俩喝点热水暖暖身子。”

“谢谢大伯母。”两人接过热水同时说道。

孟大金家的摆手:“赶快喝吧,一会就凉了。”

孟倩幽喝了一口热水,对几人说道:“清儿,这几天闹着回来看看四叔,正好我今天有空,就领着他过来了。”

“听你爷爷说了,你把清儿教导的很好,奶奶谢谢你呀。”老孟氏由衷的说道。

“奶奶不用客气,清儿很听话,不会让人费心的。”孟倩幽回道。

老孟氏叹口气:“话是这样说,可是教导清儿本来是我们的责任,如今却推到了你的身上,我们心里过意不去呀。”

“奶奶快别这样说,我也没刻意教过他什么。”孟倩幽回道。

老孟氏还要说些什么,孟倩幽岔开了话题,对孟中举说道:“爷爷,我今天过来,是有一件事和你商量。”

孟中举坐回了椅子上,问道:“什么事?”

“我想然让爷爷单独给孟逸轩授课。”孟倩幽回道。

孟逸轩愣住,没想到她让自己跟着过来是想让自己单独跟着孟中举上课,心中有些不乐意。

没等孟中举表态,孟倩幽接着说道:“过年以后,我们不是想让他去镇上的学堂上学吗?我想这段时间让您好好的帮他授一下课,免得他到了镇上的学堂以后,跟不上夫子的教程,毕竟他从来没有正规的上过私塾。”

孟中举摸了摸胡须,应道:“也好。”

“我不想上。”孟逸轩小声反驳。

孟倩幽有些生气,加重了语气说道:“你再说一遍?”

“《诗经》我已经全部背下来了,《论语》我也会了,我不想在跟着爷爷单独授课了。”

“那你会写文章吗?知道写文章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吗?”孟倩幽加重了语气问道。

孟逸轩一时无言,好半天才小声说道:“这些我可以去了镇上的学堂以后再学呀。”

孟倩幽瞪了他一眼。

孟逸轩低下了头,不再说话。

孟大金家的看到这一幕,捂嘴偷笑。

孟倩幽接着对孟中举说道:“您生病的这段时间,我教给了他们一些东西,我发现孟逸轩比我们想象到的还要聪明,如果您现在开始严厉的教导他,说不定明年他就能考中童生呢。”

孟中举霍的站起来,激动的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孟倩幽点头。

孟大金家的和老孟氏也激动的不行,当初孟大金十三岁考中童生,就震惊了整个清溪镇。如果孟逸轩明年能考中童生,那整个清河县还不都得轰动了。

孟逸轩也抬起头。

孟中举激动的摸着胡须:“好好好,从明天开始,每天上午,下午让他各过来一个时辰,我要好好的教导他,如果他明年真的能考中童生,我教了这么多年的私塾也算圆满了。”

“谢谢爷爷,明天我让他准时过来。”孟倩幽说道。

孟中举点头,好半天激动的情绪才平静下来。

“大伯母,我买了一些布料,您一会随我过去拿吧,每人两身衣服,大堂哥,二堂哥的也有。”孟倩幽对孟大金家的说道。

孟大金家的推脱:“你大伯和我说过这事了,谢谢你了幽儿,布料我就不过去拿了,你大伯今年在你的作坊里挣了不少钱,我们还是自己买吧。”

老孟氏也点头:“对,我们今年手头宽裕了,自己买,那些布料你们就留着自己做衣服吧。”

“奶奶,我整整买了八匹布,要是只有我们家里的这几口人穿,还不得穿上几十年。您就让大伯母过去拿吧。再说了我给姥姥姥爷他们也买了,如果你们不去拿,要是传出去,人们会说我们不孝顺的。”孟倩幽笑道。

老孟氏惊讶的睁大了眼睛:“八匹布?”

孟倩幽急忙点头。

“那得花多少钱呀?”老孟氏心疼的说道。

孟倩幽调皮的吐了吐舌头,没敢说话。

孟大金家的很少看到孟倩幽有这么孩子气的时候,不由的失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