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66章 太平公主(1 / 2)

“当请立我为皇太女。”

武瞾微挑眉。

——哦?逼她退位?

她这个好女儿的确像她, 比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强许多。

武瞾笑了一下。

“圣人,您召我?”

上官婉儿从殿外走进来。

武瞾颔首,指腹轻点, 指着太平交上来的铜镜之言。

“一个不留。”

武瞾声音凉凉。

上官婉儿眼皮微跳,“是。”

——威胁女皇统治的人, 根本不会存活在这个世上。

太平狠狠一跳, 心头陡然一紧。

此等大逆不道的事情, 的确是她能做出来的。

她已忍了那么久。

从薛绍之死便在忍, 忍到来俊臣,忍到张昌宗兄弟,忍到权力的毒火再一次烧到她身上, 她若不反抗,下场只会比她的两位兄长更惨烈。

她只有反抗。

尽管反抗, 尽管她逼阿娘退位, 但她会念着母女之情,在逼阿娘退位之后善待阿娘。

但是张昌宗兄弟可不会念着她与阿娘的母女之情, 而是要将她赶尽杀绝,永绝后患。

那时候的阿娘是怎么想的?

是真的被张昌宗兄弟二人蒙蔽?

还是说这两人仍是阿娘的磨刀石,其作用是看他们兄妹三人能不能在这种桎梏下挣脱出身,从她手里将万里河山夺回去?

那么, 她的反应阿娘满意吗?

武三思大惊失色。

姑母怎么可能被逼退位!

二娘乃是姑母最看重的公主,此等做法, 岂不是让姑母寒心?!

更重要的事——

姑母就这样被逼退位了?!武周江山一世而终了?!

李显愣在当场。

——妹妹居然联合丞相发动兵变逼阿娘退位?

这、这简直太符合妹妹的性格了!

“可惜二娘是女郎。”

韦香儿瞧了瞧一脸震惊的李显,无不感叹道,“若是不然, 她若为男子, 无论这李唐江山, 还是武周江山,都不会落入你与四弟的手里。”

李显后知后觉点头,“是啊,二娘比我们强多了。”

“是比你强多了。”

韦香儿抬手戳了下李显额头,“不要把我算里面。”

——她并不觉得自己的手段在太平公主之下。

只是眼下流放在外,不得不伏低做小行事罢了。

若有一日她掌权,她定然也是叱咤朝堂的女中豪杰。

李旦好一会儿才找到自己的声音,“到底是二娘。”

——若换成他,他是不敢这么做的。

“阿耶,这才是李家皇室该有的模样。”

小小的李隆基看着天幕,一脸向往,“若我为姑母,我也会这样做。”

“身为天家皇室,怎能将一生荣辱置于他人手中?”

“……”

你可闭嘴吧,我的小祖宗!

李旦连忙去捂李隆基的嘴,“这种话可不敢乱说!”

“当心祸从口出!”

“武瞾合该有此横祸!”

宗室们抚掌大笑,“二娘做得漂亮!”

“这天下终究是李家的天下,民心所向,天命所属,岂是武瞾想篡夺便能篡夺的!”

“二娘一介女流尚且如此,我们可不能输给二娘。”

“儿郎们,招兵买马,静待时机,一旦时机到了,便挥师北上,重整李唐旗帜!”

“我?”

“我逼圣人退位,重整李唐江山?”

张柬之看着天幕,好一会儿没能平静下来。

——天幕讲太平公主便讲太平公主,把他带上算什么!

圣人对公主有拳拳爱护之心,可对他却无半点慈爱之情啊!

“收拾行李,速速出城!”

半息后,张柬之吩咐左右,“不,不要行李了,现在便走!”

——再晚一步,千牛卫便该来抄家了。

【是的,宝宝们没有看错,在以张柬之为首的逼女皇退位的事情上,太平公主的力量也不可忽视。】

【否则吝啬笔墨如史官,是不会写下太平公主因有功而被加封为镇国太平公主。】

天幕景象再变。

史官挑灯夜读,一行字写了又改,改了又写,最终还是把这行字添了上去——

神龙元年,预诛张易之谋有功,进号镇国太平公主。

武瞾只说对谋逆的宗室朝臣斩草除根,但对于参与了逼宫的太平却只字未提,武瞾不说,她便不问,眼观鼻,鼻观心,只当不曾在天幕上看到这件事。

——一个合格的女相,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好奇心。

但她不问,不代表武瞾不会说其他问题,她刚落笔起诏,上首位便响起武瞾的声音,“婉儿,你与二娘一同长大,你觉得她像我吗?”

上官婉儿笔尖微微一顿。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死亡问题。

若答得不好,心腹如她都会被圣人顷刻间除去。

“圣人,婉儿不知。”

上官婉儿搁下笔,斟酌说道,“婉儿不曾见圣人少年时期的模样,故不敢妄下定论。”

但这样的回答是敷衍,圣人不会满意,于是她在这句话说完之后,又不急不缓补上一句,“但观现在的圣人与二娘,二娘远不及圣人。”

“二娘太稚嫩,也太天真,野心虽有,却并不纯粹,与圣人相较,乃云泥之别。”

武瞾笑了一下,“日后逼宫的二娘呢?”

上官婉儿心头微微一紧。

——这个问题比刚才更致命。

上官婉儿深吸一口气,拢袖起身,在武瞾面前俯身拜下。

额头抵在绣着盛世牡丹的地毯上,她才缓缓开口说话,“日后逼宫的二娘,像圣人。”

不愿被掌控。

不愿被欺压。

不愿一次又一次被命运玩弄,所以蓄谋已久,所以一击致命——她的命,她要自己掌控。

圣人天威?

母女之情?

不,她将一切踏在脚下。

所有君臣道义伦理纲常都要为她让路。

这样的二娘,的的确确像极了此时的圣人。

“像我?”

武瞾悠悠一笑,“连你都觉得她像我。”

“很好。”

“既然像我,便该顺着这条路走下去。”

太平不知道自己的逼宫会不会引起阿娘的勃然大怒,甚至将她下狱,其下场与那些谋逆作乱的宗室朝臣没什么两样。

但仔细想一想,来俊臣是磨刀石,张昌宗兄弟二人又何尝不是?阿娘养蛊似的养着他们,既为磨刀石,那么现在的她便是安全的,现在的她,显然无暇在意这一点,彼时的她,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天幕已经预警,未来的她是李唐宗室的领袖,是她护住了两位兄长,是她周旋于武家人的攻击之下,才让兄长有了喘息之机,甚至在最后关头,她还推了一把张柬之,让张柬之逼宫,让李唐江山重新回到李家人手中。

——那么这样的她,有足够的政治资本在现在便成为李唐宗室的领袖。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太平召集在京的所有宗亲,以及所有心向李唐的朝臣。

——当然,那些被天幕预警谋反作乱的除外,她可不想在这种事情上引火烧身。

但不是所有宗室朝臣都有一颗匡扶江山社稷的心,在看到天幕预警她会逼宫的事情之后,很多人借口身体不适,不敢受她之邀请前来议事。

这样的人她也瞧不上,连做墙头草的资格都没有,她看中的,是那些有风骨但也有头脑的宗室。

一个时辰后,扮做寻常人装扮的宗室朝臣们陆陆续续来到她的公主府。

“想来大家已经明白,我召集你们过来的目的。”

太平轻啜一口茶。

李显李旦一个被流放,一个毫无招架之力,如果不是太平从中周旋,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两人的表现对比太平实在惨烈,众人此时对太平颇为敬佩,太平刚开口,便有一人起身附和,“二娘有话不妨直说,我必以你马首是瞻,”

“我亦如此!”

“二娘真乃女中豪杰!唯有二娘,才能护住李唐江山与李唐宗室!”

众人群情振奋,太平微微一笑,“既如此,我便受各位叔伯姑母兄长阿姐们之推举,暂做宗室盟长,待李唐江山稳固,我再辞去这一职。”

“这位置只有二娘能做。”

“二娘为盟长,我等心悦诚服。”

“阿娘称帝之事势不可挡,若此时与之抗衡,便是自取灭亡,我们为今之计,便是韬光养晦,静待时机。”

太平道,“可天幕预警,阿娘的武周江山一世而亡,以阿娘之要强,怎能容忍这种事情的发生?”

“而武家人已知阿娘最后立了三兄,这种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放过三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