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83章 武则天(1 / 2)

这,就是帝王之威。

人的野心不是一天便会膨胀的, 她也一样。

当她被丢到感业寺,被迫出家为尼,当她饱受世间冷暖, 当她在感业寺再度遇到李治,当她替李治斗赢了王皇后萧淑妃, 甚至那些以长孙无忌为首的门阀世家也被她踩在脚下, 她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一张张趋炎附势的脸, 她开始思考。

——为什么那个位置一定要男人才能做?

为什么她的能力远在男人之上, 却要困于后宫,甚至要在感业寺自生自灭?

为什么她的儿子们远远不及她,她却仍要将万里江山交到他们手里, 而她只能在后宫里过上所谓的含饴弄孙的生活?

不,不应该这样。

老天既给了她野心, 又给了她足够撑得起野心的能力, 那么她便不该困居后宫,更不会将锦绣河山拱手相让!

否则她的能力, 她的野心有何意义?

男人能做的事情,她能做。

男人做不到的事情,她更能做。

她要让这个天下知晓,让后世史官们知晓, 让千百年后的百姓知晓——她要在盛世太平的时候夺了李唐的江山!

她要做前所未有的女皇帝!

她要整个神州大地匍匐在她的脚下!

她要钳制在女人身上的锁链统统消失不见!

谁说只能男人当皇帝?

谁说只能女人去和亲?

这个世界的规则,本就不该一成不变。

她要重新制定这个世界的规则, 哪怕最终失败,她的存在也会给后人启迪,野心不是男人专属的东西, 权力更不是。

武曌换上衮服。

——凌驾于日月之上, 她很喜欢这个名字。

“圣人皇后豫王太平公主到——”

廊下传来小宫人尖细的声音。

武曌缓缓抬眉, “宣。”

“宣圣人皇后豫王太平公主入殿。”

小宫人唱喏。

【而将各地叛乱全部平息的武皇,此时也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

【很多人说晚年的武皇非常昏聩,任用酷吏,残害朝臣与宗室,甚至为了两个微不足道的男宠,连自己的亲孙子都能下令杖杀。】

天幕之上,小宫人尖着嗓子宣召——

“邵王重润,继魏王延基私议圣人,是为大不敬。”

“圣人降旨,杖责一百,打完为止。”

李显老泪纵横,跪在台阶前不断磕头哀求,“阿娘,是儿子教子无方,是儿子的错,求您绕过重润吧!”

“我与香儿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他若死了,您叫香儿可怎么活啊!”

“阿耶不必苦苦哀求。”

“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那些话是我说的,我领罚便是!”

“姑母!姑母饶命!”

“延基自由体弱多病,如何受得住一百杖责啊!”

“阿耶,阿耶救我!”

“行刑——”

“砰!”

宫苑之内,鲜血长流。

而此时的永泰公主府,永泰公主惨叫声连连,那是动了胎气才会有的痛苦哀嚎,如濒死的小兽,绝望而悲恸。

“阿姐,你不要吓我。”

安乐公主握着永泰公主的手,声音不住颤抖,“阿兄不会有事的,驸马更不会有事!”

“你不要怕,他们都会回来的,都会回来的!”

“你安心生孩子,把孩子好好生下来就好!”

“阿姐!”

“阿姐——”

天幕之下,韦香儿脚步微顿。

——那是她的儿子,活活被廷杖打死。

他那么年轻,看上去不过十七八岁的样子,意气风发,宁折不弯,临到奄奄一息闭上眼,也不曾求饶半句。

天家皇室应有的风骨与威仪,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那也是她的女儿,她捧在掌心的女儿,动了胎气,一尸两命,冰冷躺在床榻上,被另一个女儿抱着恸哭。

李显六神无主,“怎么会这样?”

“阿娘怎会杀重润?”

“仙蕙,仙蕙怎会死!”

“阿娘……唉。”

李旦长长叹气。

太平公主眼皮狠狠一跳。

——三兄先死原配发妻,再死嫡子,四兄的发妻与宠妾也尽皆遇害,那么她呢?

她真的做到了独善其身,终其一生不曾死至亲?

不,她不信。

她的驸马是表兄薛绍,而薛绍的兄长薛顗与琅琊王李冲关系极好,阿娘登基为帝,李冲必反,李冲若反,薛顗焉有袖手旁观之理?

或替李冲招兵买马,或帮助李冲传送情报,总之断然不会眼睁睁看着李唐江山被阿娘篡夺。

阿娘这般精明的一个人,而做了这些事情的薛顗,怎会逃过阿娘的眼睛?

阿娘必会杀薛顗以肃清朝纲,而作为薛顗弟弟的薛绍,也必然会被连累。

——杀鸡儆猴,不外如是。

若他不是驸马,或许还能逃过一劫。

可他偏偏是驸马,啧必然会被阿娘拎出来杀一儆百。

所以,薛绍必死。

太平手脚冰凉。

武曌将兄妹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因太过震惊,他们此时连她身上换上了天子衮服的时候都无暇注意。

她的血腥手段,到底还是吓到了娇生惯养的兄妹三人。

但她并不后悔。

因为这是位尊九五之路的必然,孤家寡人,孑然一身。

但权力的滋味如此迷人,哪怕高处不胜寒,她也能一览众山小。

“怎么,你们很意外?”

武曌平静出声。

兄妹三人齐齐回神。

回神之后,他们才发现此时的阿娘身上穿的并不是平时的衣服,而是只有天子才能穿的天子衮服。

——阿娘已不满足天后的位置,她现在便要登基为帝。

野心昭然若揭。

兄妹三人齐齐震惊。

偌大宫殿静得能听到针落在地上的声音。

武曌静静看着她的儿女。

李显是愤怒,李旦是悲痛,而她的好女儿是痛苦绝望。

这些她十月怀胎九死一生生下来的子女们,到底还是与她离了心。

“阿娘!”

李显悲愤出声,“重润不止是我的儿子,更是您的孙儿啊!”

“您怎能——”

“我能。”

武曌平静打断他的话,“妄议圣人者死。”

她的声音平静而和缓,没有任何起伏,但却有一种不容置喙的威严,压得李显有些喘不过气。

可那毕竟是自己最爱重的儿子,如今就这么惨死在自己面前,他心里再怎么害怕,还是缠着声音开了口,“您是圣人,他便是圣人的孙子!”

“还是说,您当了圣人,便要断情绝爱,不分青红皂白杖杀自己的孙子吗!”

“汉景帝冤杀栗太子,汉武帝尽屠卫太子一党,只有宣帝侥幸逃生。”

武曌道,“而我们的太宗皇帝,更是有玄武门杀兄屠弟的事迹。”

“但青史不会对他们的血腥手段着墨太多,而是大肆宣扬他们的圣明仁和。”

“景帝有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的远征匈奴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武帝有驱除匈奴,重振汉家威仪的丰功伟绩。”

“至于太宗皇帝,则更不必说,贞观之治永传后世,被千年后的天幕时代赞为皇帝中的top级,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太宗皇帝是所有人的白月光。”

“评判一个皇帝的标准,从来不是他的手段有残酷,他的手上沾满亲人的鲜血,而是他执政期间可曾让利于百姓,可曾为王朝打下大片江山。”

“所以,我杀孙有何不可?”

兄妹三人心头一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