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日回到府时天色已黑。
夫妻俩用过晚膳,一个逗弄孩子,一个在窗下榻上坐着,趴在小桌案上写东西。
写东西的是楚娴,逗弄孩子的是四爷。
四爷一开始以为她写的是和明天乔迁宴有关的东西,但看楚娴总凝眉苦思后,便知不是。
让人把两个孩子抱下去,他坐到她对面,呷了一口茶,貌似闲适道:“怎么愁眉苦脸的?”
楚娴正托着下巴思考呢,闻言朝他看过来:“我在想,要想让百姓提高收成,该怎么做。”
她心里的那些想法,得分个主次出来才行。
四爷微微思忖片刻:“百姓所求,唯风调雨顺与几亩良田。”
“爷进来翻阅户部账册,发现即使风调雨顺,一年下来的余粮也不多。纵有剩余,但每隔几年便有水灾或旱灾发生,百姓好不容易攒的余粮便又会消耗掉。如此反复,穷人益苦。”
“是以,皇阿玛多次巡查永定河的工程,便是希望能减少京畿附近水灾的次数。近几年来,已见成效。永定河两岸开出许多良田,但百姓仍然无法真正填饱肚子。”
“减少了水灾还没有多少成效?”
四爷眉头蹙起:“若风调雨顺,京畿附近一亩良田能得两石。江南那边的稻田,能得三石。顶好良田一年收成不过三石,一人一年至少要吃掉四石粮食。”
楚娴在心底算了算,清朝一石大概是现代的一百三十多斤,三石才四百斤。怪不得四爷这位主力户部的贝勒爷会皱眉头。
正想着就听四爷继续道:“除却每年赋税、东家抽成,哪怕是太平年景,百姓手里剩的余粮依旧不够一家人嚼用。这几年爷跟着皇阿玛勘察河工、微服巡幸京畿时,听百姓们说,哪怕是太平年他们也都拿着粮食去外面换粗粮、配野菜、拌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