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奇葩共妻(1 / 2)

头号炮灰[综] 兰桂 13233 字 8个月前

准备好了小馒头和饼子,苏雪云母女俩就推着小木车出发了。两人走在路上,遇着村里的人们时,苏雪云都是大大方方地打招呼,面带微笑,态度十分自然。这倒让原本偷偷打量她的人们不好意思了,也都对她露出笑脸,说两句话。

走出村子之后,刘氏回头看了一眼,笑道:“好像没什么人说你闲话啊,这样就好,我真怕他们说着说那的让你难受。”

苏雪云不在意地笑笑,“娘,咱们只要想着怎么把日子过好就行了,别人的想法没必要理会,各家有各家的日子,他们也不能总盯着咱们不是?”

刘氏点点头,笑着舒了口气,“还是我闺女聪明,几句话就把这事儿解决了。你不知道,前些日子我愁的啊,晚上都睡不着觉,就想我和你爹到底做什么缺德事儿了,怎么两个孩子都这么苦呢?还好现在把那个恶妇休了,把别的事儿也遮掩过去了,往后娘一定要擦亮眼睛,给你哥找个合心意的媳妇,给你找个顶顶好的人家,不能让你们委屈了。”

“那我就等着娘为我操心了,我和哥会好好孝顺爹娘的。”已经走了好一阵了,苏雪云见到刘氏额上细密的汗珠,就把小木车停到树荫里,拿出帕子给刘氏擦了擦。

刘氏笑道:“就你嘴甜。你歇会儿吧,待会儿再走,这车我推着,你这小身板不行,推到镇上肯定累得动不了了。”

苏雪云摇头轻笑,“娘你可别小看人,不信咱俩打赌,看我能不能轻轻松松地把车推到镇上。”

“去,母女两个打什么堵,我还不是怕你累?”

“那我也怕娘累啊,你闺女都长大了,哪还能让你辛苦,以后你就好好享闺女、儿子的福吧。”苏雪云说着话就把小木车又推了起来,说什么也不让刘氏沾手。

刘氏无奈,只得一边走路一边看她,想着等她累了就把小木车接过来。谁知这一等就等到了镇上,苏雪云还真是脸不红气不喘地把小木车推到卖东西的街上了。

刘氏忍不住围着她转了一圈,眼带惊奇地上下打量着她,“秀儿,你身子还真是大好了啊,比以前硬实多了。”

“那当然。”苏雪云把刘氏拉住,指着一处不错的位置笑道,“娘,我看那里不错,咱们就摆在那儿吧。”

刘氏往那边看了一眼,摇摇头,凑近了低声道:“好位置都是有人占了的,旁人不能抢,要不然挨骂都是轻的,说不定还要被砸了东西呢。”她推起小木车转了个方向,笑道,“跟娘来,这边没人管。”

“嗯。”苏雪云轻轻应了一声,明白过来了。好位置是有固定人来摆摊的,自然是谁的拳头硬谁就能抢到,村里的普通村民轻易是不敢妄想的。

她同刘氏来到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把竹筐竹篮一一摆在地上,鸡蛋和饼子摆在里头免得磕碰,然后刘氏就清清嗓子叫卖起来。

“卖新鲜鸡蛋了,竹篮子、竹筐,都是新编的,过来看看啊……”

苏雪云眼珠一转,跟着叫卖道:“自家贴的玉米饼子,好吃实惠还顶饿,买两个饼子送小咸菜,包管你吃了还想吃……”

刘氏一怔,连忙拽她,“秀儿,你喊什么呀,你个小姑娘,帮忙收铜板就行了,这叫卖的事儿让娘来。”

这时候有个小男孩儿出声道:“爷爷,玉米饼子是什么?”

苏雪云勾起唇角,抬起头来,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就站在离她们几步远的地方,身边还有一位五六十岁的老人。两人都是身穿锦缎,腰带玉佩,显然是富贵人家。

苏雪云不等那老人开口就对小男孩儿招招手,笑道:“小公子,玉米饼子是用玉米面贴的,松软香甜,比好些点心都好吃呢。而且这是我们自家种的玉米,长得特别好,常吃还能养身子呢。”

小男孩好奇地歪了歪头,问道:“养身子?这东西看着很粗糙啊,真的能养身子?那你说说它对身子有什么好处!”

苏雪云拿起一块玉米饼掰开,往前晃了晃,笑说:“虽说粗糙了点,但玉米饼就是这样才好吃,您闻闻,香不香?我们农家人不知道太多,不过我知道玉米饼子多吃会让人变聪明。”

“哦?真的?”小男孩儿忍不住往前走了一步,又停下来回头看去,“爷爷,我想吃。”

老人笑着牵住他的手走到摊位前,看着苏雪云道:“小姑娘能说会道,说得老夫也有些怀念玉米饼子的味道了,已经好些年没吃过了。就给我拿两个吧。”

“好嘞!”苏雪云手脚伶俐地将两个玉米饼子包给他们,还依言送了一点小咸菜,“这两样搭配着吃更好吃,其实我娘不止会做这种粗糙的饼子,还会做精致可爱的小馒头呢,小公子你看。”

苏雪云将旁边的篮子拿来,布巾一掀就露出里面一个个白嫩可爱的小动物馒头。小馒头只有拇指和食指圈成的圆圈那么大,看上去十分小巧精致。

小男孩儿眼睛一亮,当即笑道:“大老虎!居然有大老虎,爷爷,这个真好玩,真的是馒头吗?”

老人捋了捋胡子,笑看了苏雪云一眼,“的确有些巧思,这里是十二生肖?”

苏雪云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对老人家行了一礼,“是十二生肖,让老爷见笑了,您府里的厨子肯定比我们做得好多了,我们农户人家没什么别的长处,只好弄些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看能不能有什么出路。”

老人眼中的笑意深了些,拍拍小男孩儿的脑袋,说道:“十二生肖给我们拿一套吧,府里做的点心从来都是规规矩矩的,倒是忘了孩子会喜欢这些新奇的玩意儿。可巧我这孙儿近几日胃口不好,若今日吃得好,明日定然还来照顾你的生意。”

苏雪云立即笑道:“多谢老爷,我这就给您包好。”

她拿了一个新的篮子装了十二个生肖的小馒头,弯下腰对小男孩儿笑道:“好吃的东西可多了,小公子如果没胃口,就找些新鲜有趣儿的东西来吃,多吃才能长成男子汉呢。”

小男孩儿的心思已经飞到吃食上去了,随口说道:“你再有什么新鲜有趣儿的东西就送去邱府,要是好吃我都买下来。”

“那小公子就先尝尝玉米饼子和小动物好不好吃吧。”苏雪云没有顺杆子往上爬,起身对老人笑道,“两个玉米饼子是四个铜板,十二生肖是六十个铜板,一共六十四个铜板,谢谢您帮我们开张啦。”

老人直接拿出一小块碎银子,笑说:“祝你生意兴隆。”

“多谢老爷和小公子。”苏雪云又行了一礼,目送两人走远。

刘氏这才回过神来,惊道:“秀儿,你……你把饼子和馒头卖出去了?!”

苏雪云将那块碎银子塞到刘氏手中,笑说:“娘,银子都在这儿了,这还有假吗?这些真的能卖,咱们快把东西都卖出去吧,放久了就不好吃了。”

“诶、诶。”刘氏拿着银子咬了一下,脸上终于露出兴奋地笑容。这可是相当于二百文钱呢,一天赚了二百文,五天就是一两银子,那一个月就是六两银子啊,她什么时候赚过这么多钱!

虽说刘氏也知道不可能天天这么好运,但还是忍不住激动起来,把那些饼子、馒头摆到自己面前,当个宝贝一样护着,热情地叫卖起来,连声音都高了几分。

方才那对富贵人家的祖孙买东西时,周围就有不少人看着呢,这会儿听见叫卖声,都忍不住过来看上几眼,总觉得连那么富贵的老爷都买了不少,这东西肯定好吃吧?

苏雪云见着人围上来,就笑着同他们推销自家的东西,有不少人嫌贵的,苏雪云自然要说她家的吃食与众不同,把玉米饼子和白面馒头夸得天上有地下无,连旁边的刘氏都听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可人们就是吃这套,才一刻钟功夫,竟然就把三套十二生肖和五十个玉米饼子抢光了,那些凑热闹又嫌东西贵的还把那几个竹篮、竹筐给买了,苏雪云心里算了算,这一下总共卖出去三百个铜板。加上之前那位邱老爷给的碎银子,再去了成本,就是净赚了四百五十个铜板呢!

刘氏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了,揣着铜板怎么都觉得不安全。

苏雪云好笑道:“娘,咱们赶紧去找我哥吧,正好看看他干活的地方怎么样。”

“对,对,到了你哥那儿就不怕人惦记这钱了,不行,今儿个我得让你哥送咱们回去。”刘氏推起小木车就走,心跳得飞快,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扬。

苏雪云微笑着同她一起走,一路上仔细观察着街道两边的店铺和小摊。镇上和村里比起来真是称得上繁华二字了,偶尔也能见到一间精品店,卖得都是高价货,而大多数商贩卖的还是寻常普通的东西。卖吃食的有不少,面馆、肉包子铺、点心铺子、餐馆、酒楼,应有尽有,不过生意只能说一般,他们还有机会。

到了苏柏柱干活儿的地方,苏雪云也打量了一番,是个不大的宅子,里头正在翻修,苏柏柱在这里帮忙砌墙和搬搬抬抬,都是体力活,一天给八个铜板,包吃。苏柏柱一整年除了农忙的时候,基本都在镇上找活儿干,这些工钱加起来一年有将近二两的银子,都算是种地以外的额外收入了。和村子里的男人们相比,苏柏柱算是很能干的,可是这样的活计真是很辛苦,如果长年累月的一直干下去,恐怕苏柏柱三十岁就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毛病,这是在用健康换银子呢。

苏雪云拉了拉刘氏的衣袖,小声说:“娘,哥在这里太累了,家里又出了那样的事儿,哥心里肯定难受,我看干脆让哥回家歇一阵儿吧,大不了让他帮你推车来镇上卖饼子。”

刘氏愣了一下,远远的寻到苏柏柱的身影,脸上慢慢浮现出心疼之色,皱眉道:“都怪那个该死的婆娘!要不是她总跟柱子要什么花儿啊朵儿啊的,柱子用得着这么拼命吗?现在柱子心里不好受,更是下死力气干活儿,一点儿都不知道歇歇,那女人真是个扫把星!你说得对,咱们不教你个干这个,让他回家好好歇歇。”

刘氏跟附近的人说了一声,那人便帮忙把苏柏柱给叫了过来。苏雪云脸色难看,几个大步就冲过来,紧张道:“娘、秀儿,你们怎么来了?是不是陈兰花又出什么幺蛾子了?我这就回去跟陈家说清楚,她是死是活我也不管了!”

苏雪云笑道:“哥,我跟娘是来镇上卖东西的,而且还有两个好消息告诉你呢。”她往宅子里看了一眼,说,“哥你别干了,家里有事儿让你张罗呢,你去跟他们说说,拿上东西就跟我们走吧。”

苏柏柱仔细看了看她们的脸色,见她们确实是一脸高兴的样子才松了口气,接着又迟疑道:“家里有什么事儿啊?我再回家就没法干这份活儿了。”

刘氏说道:“那就不干,赚钱事小,累坏了才事大,你赶紧收拾了衣裳别干了,我们娘俩等着你。”

苏柏柱拿她们没办法,只好进去跟工头歉意地说了情况,不继续干了。工头倒也没为难他,只是这一日干的半天活儿算白干了,只把之前那几天的结了。苏柏柱拿了钱,很快就拎着个小包袱出了宅子。

苏雪云看见不远处有家卖包子的,便花十个铜板买了五个肉包子,给刘氏两个、苏柏柱两个,她自己一个。

刘氏忍不住念叨,“买这干什么,咱们回家吃饼子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