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堂要建好了。
李治对此也颇为重视,特地把礼部尚书,也是自己的叔父,陇西王李博乂叫了来。
乂:音yi。
“见过陛下。”
李博乂脸颊颇有些肉,说话时微微颤抖。
这位乃是高祖皇帝李渊的侄子,行事不端,骄奢淫逸……家中数百女人皆穿绫罗绸缎,酒食无度……陇西王家中乐声不断,也算是长安一景。
李治对这位王叔也颇为头痛,“长安建造了百余学堂,先生不可缺,此事礼部去做。”
李博乂抬头,“哪来那么多先生?陛下不知,那些人但凡还能活着,就一门心思想去做官,谁会愿意去教书?除非给好处,给助教的职务。”
李治皱眉,“助教不能乱给。”
李博乂打个哈哈,“那臣无可奈何。”
王忠良觉得这人就是个拎不清的,就出来说道:“陇西王需恭谨些。”
李博乂斜睨着他,“当年高祖皇帝在时犹对我兄弟关爱有加,先帝亦是如此,你算个什么东西?不过是我家的一个家奴罢了,也敢妄言?若非陛下在,老夫今日一笏板抽死你!”
这位不但骄奢淫逸,更是嚣张跋扈,以至于连高祖皇帝都无可奈何,说若非是看在血亲的份上,李博乂两兄弟都该一巴掌拍死。
可这年头亲戚必须要照顾,高祖没办法,只能好生劝导:听说你们兄弟俩整日和一些小人亲近,专门干些坏事,也不读书……改一改吧。
可毛用没有。
最后高祖和先帝都没办法,得,干脆丢一个没事干的官职给他吧,于是李博乂就做了宗正卿。
老李家杀亲戚杀的最狠,宗正卿能管啥?啥都管不了,就是个闲职。
去年李治觉得这位王叔还算是安静,就把他弄到了礼部。
礼部……六部之中最清闲的。
可这位倒好,见到皇帝就摆出了长辈的架势,一脸无所谓的模样。
有本事你就打杀了老夫,没本事老夫就继续潇洒。
宗室怕的是什么?怕的是有人心怀大志,至于厮混吃喝玩乐,那真不算事。
李治强忍着令人狠抽李博乂一顿的欲望,淡淡的道:“让侍郎去做。”
李博乂看了他一眼,觉着这个侄子有些傻了,“陛下弄了学堂,得罪了无数读书人,连那些学童都知晓……原先是一千人吃这碗饭,你非得要引来无数人,那些人没了饭碗自然不会搭理你,你且等着,老夫敢断言,愿意来的少之又少。”
他这话倒是没错,但李治却有些别的想法。
“在学堂教书,若是出色的,随后就能去州县任职助教,或是进了国子监……难道他们不动心?”
李博乂捧腹大笑。
“哈哈哈哈!”
“皇后来了。”
李博乂这才收了笑,喘息道:“陛下何其不懂那些人!那些人最想的是做官,不做官去教书,谁愿意?进了学堂教书看似多了个门路,可以后再想动弹就难了。那些人不是傻子……”
武后走了过来,李博乂抱着笏板随意拱拱手,“那些人都在等着看你的笑话……学堂建造那么多,可却寻不到先生,到时一群百姓子弟不知所措……”
这就成了个笑话。
贾平安也得知了此事。
他想到的是元末明初。
朱元璋求贤若渴,几次三番请那些读书人出仕,可绝大部分读书人都视蒙元为正统,谁愿意为一个放牛娃做事?
至于你说什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在读书人的眼中,鞑虏不鞑虏的不打紧,中华不中华的更不打紧,要紧的谁能给我个官做。
所谓有钱就是爹,有奶就是娘,说的就是这类人。
朱元璋大怒,但却不动声色,等大明立国后,随即就来了个普及教育……朕算是看清楚了,读书人都是一群没节操的,如此朕就让天下人读书,从天下人中去选材……
目前这个情况就是变种的明初……有教无类,让百姓读书强大大唐。
读书人们在冷眼看着,什么有教无类,那是忽悠傻子的你也信?当然是读书人越少越好,如此就能多分些好处。
强大大唐和强大家族相比,我当然选家族。
李博乂回去把事儿丢给下面的官员去做。
据闻皇帝拎着刀子在发狠,所以礼部没人敢懈怠。
可跑来跑去,告示贴了不少,两日下来竟然只有五人来应召。
李博乂在礼部狂笑,说皇帝这下该知道了吧。
宫中打碎了不少瓷器,皇帝破天荒的责罚了两个犯错的内侍,无需蒋涵出手,皇帝令人把他们打了个半死。
刚出月子的皇后据闻召集了李义府等人议事,商议应对的手段。
这个笑话不能成为现实。
卢顺义觉得已经成为了现实。
值房里,三剑客齐聚,王晟笑的格外的畅快。
“让百姓读书他们赢了,可没先生读什么?读什么?哈哈哈哈!”
李敬都站在窗前,风吹过,吹的他的衣裳猎猎作响,那干瘦的身材显露无遗。
“这是大势!”李敬都按着墙壁冷笑道:“天下人分为几等,世家一等,皇室一等,权贵臣子一等,豪强一等……这等人能读书,这是多年来的延续,从未改变过。可贾平安蛊惑帝王,想改变这等大势……”
他按着窗台,近乎于轻蔑的道:“大势如潮,谁逆行谁将会被拍的粉碎!”
……
贾平安迅速恢复了悠闲的生活,早上报个到,随即就溜了。
“贾郡公,皇后召见。”
进了宫中才发现要见的是太子,还有几个学生。
李弘看着有些恼火,见面就说道:“先前孤与先生争执,说要让更多的人能读书,能挣钱,可先生们却说少了才好……他们说帝王士族为一等,官员豪强为一等,让这些人的子弟读书……至于百姓,若是让他们读书,那谁来种地,谁来做工匠,谁来劳役从军?”
这些人是真的……贾平安一直觉得来到大唐后有些格格不入,后来才发现大唐阶级太过分明。
不,是从秦汉之前就有的阶级分明。再推远些,从部族建立开始就有了等级。
权贵就是权贵,百姓就是百姓。酋长的子孙依旧是酋长,牧民依旧是牧民。
“该做官的子子孙孙都做官,该种地的子子孙孙都种地,享福我来,受苦你去,为何?”贾平安在给太子灌输毒鸡汤,“只因他们觉着百姓就是牛羊。”
但好歹还给了晋升的渠道:军功!
“百姓要想改变自身的处境,唯一的法子就是从军。”
李弘有些不忿,“他们说如此等级分明,各安其职,天下就会大治。”
“这是无知!”
贾平安假装没看到后面的蒋峰等人那涨红的脸。
他上次就想过把这几位赶出去,可阿姐说了,没有对比太子如何知晓好坏?
合着是拿这些人来给太子练手?
贾平安觉得这几人就是个悲剧。
“你首先要记住的是……肉食者鄙!这是亘古不变的。”
贾平安觉得该下些猛药了,“你去看看前汉就会知晓……前汉的上等人垄断了整个大汉的大半钱粮,以及大半的官职,也就是说,半成……姑且把那些上等人算作是天下人的半成吧。”
后世说一成人,但这个时代的差距更大,所以贾平安用了半成,也就是百分之五来形容上层人的数目。
李弘聚精会神的听着,每一次他有了疑惑,那些先生只会按部就班的说些道理,李弘深切的怀疑他们自己都没弄懂那些问题。
可舅舅不一样,舅舅每次都能从别的角度给他启迪,让他耳目一新,深感受益。
“首先你要知晓……我多次说过人性本贪,这不以身份为改变。如此这半成人掌控了天下大半财富和权力,人性本贪,他们会做什么?”
贾平安看着大外甥。
李弘想了想,“骄奢淫逸,不思进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