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1 / 2)
安氏说完之后, 韩凤平和林悠都愣住了。
尤其是林悠,借她十个脑子也想不到安氏会突然要把海氏的嫁妆交给她来打理。
为什么?
难道是因为早上的那碗面?
还是因为那坛子卤鸡胗?
就在林悠胡思乱想的时候,韩凤平说:
“娘,您确定吗?”
看吧, 别说林悠不信, 连您的亲儿子也不信。
“那我把之前您丢给我的几个铺子也还给她吧。每个月还要听对账, 烦都烦死了。我自己手里也有一堆事。”韩凤平又说。
安氏想了想:“成吧。反正我看老四家的一天天也挺闲, 还有空去管什么什么拐卖……”
韩凤平连连点头:“嗯,娘说的对。”
林悠:……
你俩人设崩了吧!
‘磋磨儿媳霸着儿媳嫁妆不给的恶婆婆人设’和‘老婆刚死就娶新妇逼走亲子的渣男人设’,要不要这么母慈子孝, 其乐融融啊?
“愣着干嘛?过来呀!”安氏召唤林悠。
林悠回过神, 呐呐的走到她跟前,只见安氏指了指旁边一堆账本,说:
“喏, 这是近几个月, 海氏商铺送来的账本,待会儿你直接拿回竹苑去看。老四的印章拿来了吗?”
林悠愣愣点头:“拿了。”
“好, 那你看完帐以后,就用老四的印章给他们写回执, 海氏商铺那边的人我基本上没动过, 之前有个管事替我管着, 不过出了些岔子, 我已经解决了, 待会儿会有专门的人跟你交接, 今后随便你是自己管也好,自己认命人管也成,有什么搞不定的可以来问我, 听懂了吗?”
安氏今天吃了大半碗面,肴肉和鸡蛋全吃了,说话中气都感觉足了很多,看来人以食为天一点不假,不吃饭哪来的力气呢。
林悠看了看旁边堆积如山的账册,仍难以置信:
“老夫人,您说真的?”
怎么跟她想象的不一样!在林悠的想象中,安氏应该不可能放弃对海氏嫁妆的掌控权吧,要不然当初为什么要从海氏手中拿过去呢。
所以,下意识还是觉得安氏有其他用意。
然而等安氏确确实实的叫人开始搬账本,并且交了海氏留下的那一套对牌、印章,还有商铺的地契,人契,总之该交的东西,安氏没有私留一件,悉数交还。
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儿全给了林悠,让她不敢相信也得相信。
抱着一堆文契和印章、对牌,还有一匣子海氏留下的珠宝首饰,林悠懵懵的走入竹苑。
韩霁已经去了开封府,把阿乔给林悠留下,让林悠有事的话,就派阿乔去告诉他。
林悠把东西抱进房里,让人烧了些热茶,因为等一会儿会有几个管事来跟林悠办理交接,顺便送来账本。
水烧好以后,就有人来禀告她,说是掌柜们来了,林悠请他们到书房里说话,命人上茶。
管事们大约得了安氏的令,对林悠知无不言,只要是林悠觉得奇怪或者想要了解的地方,他们都事无巨细的告知。
在他们的讲解和配合这些年的账册来看,林悠发现在安氏的打理下,海氏商铺的盈利并没有减少,反而比十几年前海氏自己经营时大有提升,不过这两年安氏住到别院去了,将海氏的事情交给总管事李复,李复掉了链子,受到顺义王府的蛊惑,想着捞一笔回乡养老,便对顺义王府吃掉海氏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帮着顺义王府蚕食海氏。
刚开始,安氏还没有发现海氏的问题,因为她之前很信任李管事,没想到他会包藏祸心,直到林悠去捣鼓了一阵海氏布坊,让安氏重新注意到海氏的经营,这才发现李管事中饱私囊的事情。
随后,安氏便雷厉风行将李管事辞退,念他是自己从安国公府带来的陪房下人,没收他这些年私攒的财产之后,从安氏自己的私账上划了五百两给他回乡养老,李管事走的时候哭得肝肠寸断,求了好长时间,安氏也决不再用他,只得黯然回乡。
林悠不知道海氏布坊背后还有这么一连串的事情,安氏居然不声不响就把事情给处理完了,那些跟林悠交接的管事告诉林悠,说这两年被李管事亏空的帐,老夫人那边会从她的私库酌情补偿。
说此事已经对海氏商铺的十几个掌柜那边有了交代,他们都已知悉李管事亏空的事。
总之就是,安氏把一切都处理好了,并不是只交还给林悠一个烂摊子让她自己收拾。
海氏的嫁妆体量很大,相当于一个中小企业,安氏帮海氏当了这么多年CEO,一分钱工资没要,还让公司的盈利年年上涨。
帮人管公司做到安氏这份上,也是没谁了。
但在今天之前,林悠和韩霁还一直都在误会她想要侵吞海氏的嫁妆,想到这里,林悠稍稍有点汗颜,相信韩霁如果知道了,也会跟林悠有相同的想法。
其实也不怪林悠会那样看安氏,要怪就要怪这崩坏的剧情。
因为书里的安氏并没有对女主这么爽快,她一直霸着海氏的嫁妆就是不肯交给女主,而因为这件事,女主没少在韩霁面前抱怨安氏,使得韩霁对安氏的态度越发冷漠。
但安氏为什么会突然决定把海氏的嫁妆交给林悠呢?
难道是因为林悠把快要关张的海氏布坊给救活了?让安氏看到了她的能力?
总之,各种猜想在林悠脑中盛行,估计暂时是得不到准确答案了。
一个上午的时间,林悠跟管事们的初步交接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要等林悠这些天消化一下,过两天管事们还要再来和她做每一家商铺的账目交接。
林悠送走管事们以后,看着堆积如山的账册头疼不已。
虽然在陛下和太后那边没有新的绘画要求之前,她在画院和太学授课的工作挺闲,但是如果让她把闲下来的时间扑在管账上,大约也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