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来几天,赵东、潘成与周知白先去英国,考察西尤明斯工业集团电炉钢生产线的情况。沈淮还留在国内,虽然不直接参与,但也随时关注着跟富士制铁的合作谈判进展。
富士制铁的底线并不难试探。
不单山崎信夫个人想极力消除泼茶事件的影响,不想因此承担谈判失败的责任,就连富士制铁高层也不想叫泼茶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叫日本国内的同行知道这事。
给同行耻笑是一方面;富士制铁在海外产业扩张上,已经是严重滞后了,现在正迫切想加强这一环结,泼茶事件一旦传扬出来,无疑会更加暴露富士制铁在海外扩张上的劣势跟一些愚蠢的弱点。
在东华方面的坚持下,小田雄一很快就以身体不适为由,给富士制铁召回国去,又换了一名副手过来,协助山崎信夫继续合资项目的洽谈——富士制铁的这些动作,无疑证实了沈淮之前的判断,不过这些事实只会叫某些人心里更不痛快。
在进过第一轮为期十天的谈判之后,山崎信夫带上初步达成的合资意向离开东华返回日本,接下来还要看各家的准备情况,进行第二轮更实质性的技术性谈判。
就初步达成的合作意向,合资公司地址先在梅溪镇沿江地区,梅钢以四百亩项目用地以及确保电力、供水、运输等配套设施充分建设、优先供给等条件参与合资公司,还要尽快的完成项目用地前期的拆迁、三通等工程。
市钢厂则从东华城市信用联社、业信银行等金融机构联合贷出一亿两千万的资金注入新的合资公司;富士制铁向合资公司直接注入两千四百万美元。
梅钢、市钢以及富士制铁分别占合资公司15%、35%、50%的股权。
合资公司由梅钢、市钢厂负责提供熟炼工人及基层技术人员,合资公司将从富士制铁引进三十万吨电炉钢中厚板生产线的主要设备及全套技术。
高层管理人员由三家公司共同派出。
由于中厚板项目在轧制段上的设备投入巨大,非投资低的螺纹钢项目能比,又同时是约定从富士制铁引进成套的炼钢、轧制设备,成本更是高昂。
虽然必要的供电、供水等工业配套环节,由梅钢负责解决,能节约一部分投资,但项目主体的投资依旧很难控制在五亿以下。
合资公司除了市钢厂跟富士制铁直接注入的资金,大约还需要三千万美元的资金。这部分资金,则由富士制铁关联的日资银行提供日元低息贷款。
这样的条件也谈不上对谁有利、对谁无利。
富士制铁虽然是项目资金的主要供应方,但将近一半的项目资金,都要用于向从富士制铁引进成套设备及技术,而且富士制铁还将占有合资公司一半的股权,初步完善其在海外产业布局上的不足。
同时,将来合资公司所需的废钢原材料采购,也将由富士制铁派出的日方总经理掌握,主要从日本国内采购;为此富士制铁还将在东华成立一家独资的炉料贸易公司。
对梅钢、市钢厂来说,也谈不上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梅钢及市钢厂缺乏做新项目的资金,要参与这么大的合资项目,必然要做出一定的让步。而就目前的条件来说,让步也在相对公平的范围之内。
梅钢主要拿出四百亩的项目用地,还要独立追加对工业配套设施的投资,但合资公司建成之后,梅钢提供工业配套服务,自然也能从收取费用、获得应得的利益。
市钢厂本无资格参与这样的合资项目,但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打算直接从银行获得巨额贷款,参与进来。此举,除了叫市钢厂的债务规模继续滚雪球一般扩大外,实际上也没有投入什么,甚至还在合资公司里获得比梅钢更高的地位。市钢厂自然没有什么不乐意的。
而对东华地方来,一个项目就能引进五六千万美元的外汇资金,招商引资的成绩可以拿斐然来形容。
项目上下游产业链加上项目本身,差不多能为东华新创造两三千个就业岗位;建成后能为地方创造大量的税收,而市钢厂若能从新项目建成后获得巨额的利润分红,自身的经营困难也就能得到极大的缓解——这初步达成的意向来看,即使做出一些让步,也是十分的必要。
山崎信夫等人离开东华后,就直接返回日本,也能看到富士制铁在中国没有更好的选择。看到这种情况,市里次日就正式成立合资公司筹备工作领导小组。
谭启平指示梁小林亲自担任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顾同代表市钢厂、沈淮代表梅钢担任副组长;周明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从梅钢、市钢厂抽调人员,负责后续的对日联络及组织下一步阶段的谈判工作。
对周明来说,自然是春风得意、踌躇满志。
合资公司看上去产能规模不及市钢厂,但定位的起点高,建成后资产总规模将超过六个亿,规模比现在的梅钢庞大不说,建成后的资产质量还将要比市钢厂高出几个等级。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