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向扬(1 / 2)
,
决定到海岸省去,京城这边也下决心,只是,对海岸省千亿项目的工作也是分头来做。杨冲锋和钱逸群等带一些人直接到那边去,京城这边留有一些人在做另外的工作。从京城到海岸省计较近,拉直了距离没有多长。开车走高速也快,两地之间开车消耗的时间不少是消耗在出京城的街道上。
千亿项目不是在海岸省的省会,而是在海边,临海造出一个大都市来。出京城后,高速路一直通达千亿项目边上,这边有出站口。千亿项目圈地也大预计造成方圆三百平方公里的都市来,只不过,同样分几期进行施工。按规划,前三年做好第一期建设,这是千亿项目最关键的一步,将沿海填实,修建临海深水码头、海港等。
当初的规划、勘测,都是经过专家论证,有数据支撑的,只是,实际操作之后,在推进中跟最初的规划却是不同。除了填海建深水码头之外,其他的项目跟进倒是没有太多的差错,但核心建设没有做成,这一项目的效应就没有突显出来,以至于跟进的建设没法继续,也使得后面的不少资金都撤走,没有了跟进的投入,之前的建设也渐渐停下来。
深水码头和填海建市的工程还需要多少资金,如今不他的专家有不同的说法,总之,目前但凡涉及到的资源都填进来依然是前途渺茫。如果,放弃填海的工程,另找途径来建设,同样要巨量的资源、资金往里面投入。
失去商家的信心之后,这里的项目没有人肯再往里面投入,而之前投进去的巨量资本都没进海里,谁要来接手这项目,那势必不可能绕过当初的投入量。
从材料看,杨冲锋觉得这个工程实际的投入量跟资料上的量不会对等,要不然不会是目前这种尴尬局面。钱逸群对他这种提法也有认同,不过,真要将项目重新审核、评估,确实难以做到真实。毕竟,往大海里投入量多少资源,怎么来估量与评价?
杨冲锋觉得漏洞肯定有,只是肯不肯下决心。如果能够将这些损失追回来,对项目的继续投建也能够得到不少的资金。再说,商家看到京城的决心之后,对这一项目的信心也会坚挺。这一过程难度确实大,阻力势必也大,而这一过程势必要将周家和周玉波的所有都翻开来,大白于世,这让杨冲锋很干兴趣。至少可达到两点目标:一是为这个项目的推进尽力,另一个目标将周家和周玉波狠狠地坑一把,何乐而不为?
上次到京城,杨冲锋有了选择之后,就开始布局。黄家的人以及杨冲锋的人手开始渗透进海岸省,海岸省这边当初就有一些人渗透进来,如今,过来的人更多,也便于在这边做事。
海岸省危机重重,海岸省省委班子对此也是极度重视,在极力挽救与弥补。周玉波还在第一线冲锋陷阵,省里对他的信任没有因为项目的危机而使得对他少了信任。
海岸省省委记向扬、省长石文举如今也是头痛万分,向扬本来是周家的一员大将,在海岸省的建设上,一直全力支持周玉波,想将周玉波推上来,至少要接替石文举掌管海岸省的政务和建设,落实千亿项目的第二期工程。然而,第一期工程陷入泥沼之后,在如何解决危机的工作上,石文举也没有反击之心,知道单凭自己的力量,就算将周玉波踢开也无法化解、没有资源和能力来化解,反而让周玉波脱逃开。
向扬曾想过让周玉波离开这个是非窝,但京城那边却不同意,周家既然将事态推动到目前的危局,怎么可能让周玉波轻易离开?周老爷子已经不在,周家目前没有更足的底气来甩手不理会。之后,周家的资源源源不断地往项目里投进,依然不能改变目前的现状。
京城如今插手进来,要为海岸省的危局进行工作,对向扬和石文举说来不是好事,但又是一个转机。说明京城不会放任之前投进项目里的资源就这样化为泡影,对这个项目说来患有翻身的机会,只要有机会对他们说来之前的工作没有白费。
向扬也好,石文举也好,在这一项目中也投入不少资源,是对周玉波实实在在的支持,如今真要变成海泥才让人冤枉与痛心。京城插手,之前的资源或许会有较大的损失,但不会是全部,能够捞回一些,能够让他们在工作推进上患有晚会余地,在政治上的机会比起经济上的损失更重要。
京城那边会有怎么样的具体行动,海岸省也不知,但京城要求海岸省毫无保留地陪京城进行工作,让向扬也有些难做,主要是这一工程一直都是周玉波在全权负责。如今要对京城全部放开,周玉波会不会同意?会不会打埋伏?向扬跟周玉波沟通时,周玉波就提出这种全部放开几乎是不可能的,商业机密也是当初签署条约的内容之一。商家要追究这样的责任,谁来承担?
向扬明知周玉波是在推托,但不会让步。向扬虽说是周家的核心之一,但并不是周家。作为省委shu记,在政治上也得完全服从于京城,这一点组织原则,跟周家这种传承时间较长的家族有区别的。向扬不肯让步,周玉波也没办法。如今局势很糟,如果向扬对他周玉波动手,周家和周玉波都没有多少反抗之力。坦白说周玉波,即使在周家内部,也能够另外找一个来替代而就爱那个周玉波交出去,背负千亿项目的过失,对周家而言也能够解脱一些、轻松一些。
周玉波也意识到京城有人要对千亿项目下手,对他在运作千亿项目过程中有疑惑,但是谁却无法找到。后来从刘明新哪里得到消息,杨冲锋离开江北省到京城参加学习,便领悟到对手可能就是杨冲锋了。
黄家本来可以不参合进海岸省这边的事,这是一个会烧毁自身的是非窝,牵扯面太大。不过,杨冲锋却又不同,他在江北省的成功会得到更多的信任,也会得到更多的资源相随。这样的人到海岸省来做这个项目,理顺之后,会不会创造出新局面?
确实难以判断,如果是杨冲锋到海岸省来,周玉波真不知该怎么面对这个人。几年前,还没有将他放在眼里,即使在江北省从市长提升到副省长,周玉波都没看在眼中。等杨冲锋对华英市下手,周家还是激昂杨冲锋看成是小丑,哪怕请动了钱逸群到江北省去,周玉波都以为杨冲锋不过是在作秀。之后,江北省进行规划、招商,引进大量资源,直到跟顾雪琪等香港建立了关系,还给京城一哥召见,周玉波才对杨冲锋放在对等的位子上来看。不过,内心里要说对杨冲锋有任何尊重,真激发不出来。
可如今,杨冲锋却要插手海岸省的千亿项目,周玉波却无力抗拒。
将自己的想法说给向扬得知,向扬没有表态,只是说海岸省这边既然配合京城,全部放开这边,谁来做工作问题都不大。
杨冲锋和钱逸群带着人进到千亿项目圈里,有车,在车里看着里面的情况。初进如建设圈子里,是一些建设比较洋气的建筑、也繁华,但过了这一层次再往里,则是破破烂烂,有不少工地建设到一半停在那里,经风雨之后,可算一派狼藉之状。
杨冲锋看着钱逸群,说,“钱老,将你钱包掏出来,前面那幢楼就卖给你了。怎么样?有的赚啊。之前的商家一定愿意脱手。”
“你来买吧。”钱逸群说,心里很沉重,他不是第一次进来,之前不过是用平民的身份进来,私下进行做一些工作,也见到里面的一些状况,才一直对这个千亿项目不正面支持过。如今,这里风声鹤唳,当真会上千万的大楼,只要两三百万就能够拿到的。谁不想尽快逃离,能够拿回一点是一点?当初九三年在海南,不是有过一波这样的大跳水,多少人倾家荡产、多少人身负巨债?
人们的心态有时候真说不清,商家和投资者都是趋利而动,没有利自然不会相随。看却危机急忙逃离也是很正常的心态,这跟政治这东西不太一样。当然,政治也讲成本的,只是各自的成本不一样而已。京城要化解海岸省危机,也是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交杂在一起。
看着眼前的景象,不少地方杂草丛生,而另一些地方乱石对在一起、泥坑、水洼、废料等,沿路不少。远远近近,颓废景象不会是短时间形成的。杨冲锋说,“教授,这些东西都有一两年了吧。海岸省这边看不到?还是说有人故意隐瞒,将真相包在纸里,等到现在纸包不住火才让外面得知一星半点?”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益处,于事无补。”钱逸群没好气地说,早在两年前,他已经决定这边不对劲,曾私下到里面看过,知道情况不妙曾给上面建言,但京城却没有动静,知道危机即将爆发,看到局面无法支撑了才下决心来做工作。不过,这也是国内的行情,国内从上到下都喜欢报喜不报忧,要政绩更要面子,死撑着不会将负面的东西爆料出来。谁爆料负面的东西就像杀了当地班子一众父母一样地严重,使得这样的习气危害泛滥却都选择压制。损失的是商家或老百姓,对当官的却没有直接的危害。
钱逸群知道这些,对国内很多官员才会有这样的态度。知道杨冲锋对这些也看不惯,但情况以及这样,抱怨确实无法解决问题。杨冲锋苦笑,想海岸省千亿项目这种状况,在其他地方或许也有,只不过没有海岸省这边情况严重,波及面和影响面大而已。
往前走半小时,看到了海,海面显然地给填起来一部分。虽说之前的海岸线在哪里如今已经没有明显的迹象,杨冲锋站到车外,往后面看。估计在几千米外才是海岸线,如今填起来后,跟实地确实没有多少区别,要在上面进行规划、建设,建成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确实需要的资源还难以计数。
往前看,杨冲锋说,“这里离深水码头还有多远?”钱逸群指着海面说,“前面的钢架已经弄好,按说相差并不太多。但资源不接,资金不继,这个项目不就瘫痪症这里了。项目一废,如今换得的就是这些填出来的地面。”
向扬是海岸省的主心骨,也是周家阵营的核心人物之一。钱逸群和杨冲锋两人都明白这一点,但做海岸省千亿项目的工作,要将这里的危机完全摸透,自然无法绕过省里,更绕不过向扬。
项目从开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从开始立项到后面的推动执行,向扬对周玉波都是全力支持的,不过,危机凸显之后,向扬跟周玉波之间的分歧还是存在。他认可京城对海岸省进行做工作,认可将千亿项目的所有都对京城开放,跟周玉波的躲躲藏藏是不同的心态。问题暴露出来后,不想回避而是要积极地寻求解决的办法,将危机消除或放缓爆发,总能够消化掉一部分,危害自然降低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