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说,大体上的的地质结构是不会变的。所以,张正书才敢提出这样的建议。
风水先生“勘察”了风水之后,就是择吉日开工了。
为了弄出声势,张正书还特意弄了个祭天拜地的仪式,他当然也不会出席,任由小刘工匠他们鼓搞去。
接下来,水泥作坊在新城旁边开了个分店,还有不少烧砖的作坊,也纷纷建了起来。
最让人捉摸不透的,是那些铁匠铺,为什么要来这里开店了。
但后来看到这些铁匠铺里的铁楸什么的供不应求,很多铁匠就捶胸顿足了,悔不当初省那些个开分店的钱,导致什么大钱都赚不上了。要知道,当初张正书为了让那些铁匠铺过去,可是许下了免费传授新技术的承诺的。这新技术,其实就是打制钢铁的技术。不同于什么包钢、灌钢法,而是实实在在的冶炼法子。
一时间,大宋的冶铁工业上升了一个台阶!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干馏窑口多了起来,新城周遭的天空都变得灰了起来。这还是张正书规划得好,把这些污染的作坊都隔离了十几里远,差点没赶到大名府边上了。饶是如此,原始的工业还是产生了大量的污染。后来,连张正书都忍不了了,准备鼓搞一个减污减排的机器,最起码要把有害气体给过滤出去,建设一个专门的污水厂。
不得已,又要多动用资金了。但张正书觉得很值得,毕竟环境好了,才能吸引得到百姓过来定居。
即便是只有一万余工匠聚集的地方,也吸引了不少商贾过来了。
这也就印证了那句话,只要有人就有市场。
当然了,这也是张正书“仁慈”,如果换做其他人,哪怕是朝廷,舍得给这么多工钱吗?
要知道,一个普通工人,张正书也包吃包住,还每个月给一贯多钱!要是赶工及时,超额完成工期,还有额外奖励。算下来,如果卖力工作,起码一个月都有两贯钱!这还只是卖力气的活,要是水泥作坊里的工匠,就更加多工钱了。工人有了工钱,自然是要消费的,一消费,新城都没建好,这商业氛围就带动起来了。
石可斓得知这件事后,长叹一声:“幸好走对了这一步……”
没错,新城崛起已经势不可挡了,资本的恐怖就在这里。
张正书却有种错觉,这里真的很像后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深圳,因为政策而聚人,因为人多了带来经济效益,呈现良性循环。深圳特区,也成为了经济史上的奇迹。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新城,有多么恐怕的潜力?怕是只有张正书自己知道了。
说实话,只要有钱,张正书分分钟能复制第二个新城。
比如沿海城市,那才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但是,这么一座坚城的建设也是很重要的,这里是大宋的底线和底气所在!没有这座坚城,宋人的脊梁就挺不起来!张正书深知文人的尿性,大多是倾向妥协的。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一味退让就代表着软弱可欺。在丛林规则之中,这样的大宋岂能不被欺辱?自强,唯有自强,才能威慑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