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十章4(1 / 2)

王一鸣有专车,自然什么都是方便的。

在魏正东家附近的一家酒店里,王一鸣定好了包厢,然后就通知了魏正东。

魏正东来的时候,看见包厢里的王一鸣,情绪很低落,就问他:“出什么事情了?中午找我,这不像你的习惯。”

王一鸣说:“上午我一冲动,给自己添麻烦了,我想请你分析分析,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吗!”于是就把事情的前前后后,说了一遍。

这个时候,菜也上来了,两个人边吃边说。

魏正东吃了一会,放下筷子,思忖了一下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你既然已经这样干过了,再后悔也已经晚了。要我看,你尽管放下心,没什么不得了的事情。这个事情,要是放在别的没有背景的人身上,可能就是大事情了,说不定头上的乌纱帽都得丢。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曾经有一次,这个大领导在外地视察的时候,有一个省的省长因为汇报的时候,说的领导不满意,当场反问了他几个问题,因为事先没有准备,这个省长张口结舌,当场就下不来台。被领导抓住机会,当着许多人的面,狠狠地批评了一顿,结果没过半年,省长的工作就调动了,到了全国政协,当了个专门委员会的副主任,其实就是变相免职了。这个大家都知道。这个命运,我想不会落到你的头上。一来你的问题,是实事求是的,是他要求你讲,你才讲的,是为基层老百姓说话的,不是为了你自己的私利,如果因为这个,你受到了打击报复,那大家会怎么议论他,他是要掂量掂量的。就是心里对你不舒服,在这个问题上,他作为大领导,也要顾忌他的威信和声望都要受到影响,所以你不会因为这个问题,受到牵连。二来你的背景不一样,赵老的威望还在,他老人家就是不说话,也基本上没有人,敢于和你故意过不去。大家都看赵老的面子,就是有问题,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放心吧,你不会有事情的。”

经过魏正东一番解释和安慰,王一鸣惶恐的心情,才逐渐放松了下来,恢复了常态,心情平静了许多。

混到这个位子,你要说谁是一心为民的,从来不为自己的位子操心,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杂念,那是不可能的。人都是人,都有天然的趋利避害的心理。王一鸣也一样,虽然他有为民请命的心思,但你让他年年轻轻的,为此断送掉自己的全部前程,和中央领导对着干,到最后落个凄惨的下场,官也丢了,权也没了,说什么也没人听了,完全成了官场的边缘人物,那对他也是不公平的吧。

晚上回家,他岳父于开山的电话也来了,不用问,王一鸣就知道,肯定有人觉得这个事情严重,向于开山讲了。

于开山在清江省里经营多年,方方面面都有他的朋友,自己的女婿出了事情,捅了这么大的篓子,也会连带着他,在省里的日子不好过。虽然他现在不做厅长了,升了省政协副主席,但毕竟还在老吕手下混饭吃。省委书记的脸色,还是得看的,在官场混,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官大一级压死人吗。

但于开山毕竟是老江湖,他知道自己女婿的个性,知道他用心是好的,在这个问题上批评他,也是说不过去的,他的电话,也是不温不火的,安慰自己的女婿。

他说:“上午的事情,我都知道了,虽然我没去北京开会,但里面有我的几个朋友,他们当年都在我手下干过事情,我待他们不薄,有什么信息,他们都会在第一时间通知我。你上午的讲话,确实有些冲动了,有些过火。让大领导有点下不来台。你要知道,这些政策,都是他极力推行的,是他的主要政绩,而经过你这一说,现在他倒成了罪人了,搁谁谁都不舒服。但好在你的用意是汇报基层的实情,不是故意找他难看,让中央重视这个问题,所以,大家会理解的。当然,老吕不高兴,他本来是想表表功,让中央领导多表扬表扬呢,现在什么也没有得到,还弄了一肚子的气,你等于是搅了他的场子。但我想了,他现在气也是白气,你又不在他手下干活了,鞭长莫及,没事!我也退二线了,什么事情也不管,他也为难不了我,所以,你放宽心。不要过于考虑这个问题了。这是一次经验,记住,今后自己没有坐上一把手的位子,就少说话,多做事。不要出风头,拿不准的,宁愿当哑巴,当哑巴不吃亏,乱说话是会坏大事的,尤其是在这官场上混,祸从口出,管住嘴,就安全了。至于多干点少干点,没有几个人会留意的。”

听老岳父啰嗦了一番,王一鸣才明白,今天上午自己闯的祸,实在是不算小了。要是换了别人,早扛不住了。要是自己还是江北市的市长,就这一次,自己的政治生命,可能就完了。回到省里,老吕就会找个借口,把自己的乌纱帽拿掉。官场险恶啊,什么时候都冲动不得。这件事情,也给了王一鸣很大的教训,让他从此学会了小心谨慎,管住自己的嘴巴,少惹是非。就是为老百姓办事,也得讲究技巧,先保护住自己,然后再想办法变通,不然自己就糊里糊涂的,成了牺牲品,成为别人眼里的笑柄。

此后的几年,再开会的时候,王一鸣就学乖了许多,别人说什么,他也说什么,不再标新立异,成了一个循规蹈矩的官员。

就那,他在老吕心目中的印象,一直没有转变过来。等他的代表任期到限的时候,老吕毫不犹豫地表示,不再安排王一鸣作为下届人大代表的人选之一。

这个消息,很快也传到了王一鸣耳朵里,他一笑了之,不做就不做吧,乐得清净几年,年年开会,封闭起来,哪里也去不了,几千人在一起,说的都是假大空,会是开了十几天,问题年年有,年年说要解决,但年年一样,该解决的照样没解决,这样的会议,连老百姓看的都有些审美疲劳了,一见这样的镜头,连忙换台,都知道都是应酬,所以谁也不再把这个会议,真心当回事。

当然,组织部门还是对王一鸣这样的官员,高看一眼的,毕竟是党多年重点培养的干部,人大代表当不成了,就安排个政协委员当当吧,所以莫名其妙的,王一鸣就成了全国政协委员,和那么明星、大款、艺术家一起,参政议政了。几年下来,倒是认识了不少名人。

单凭开会来说,王一鸣觉得,做政协委员要比做人大代表舒服,为什么呢?因为做人大代表的,大部分是各级政府官员,从基础到中央,什么村长、乡长、县长、市长、省长,在加上一些国企领导,这都是组织部门管的干部,受党教育多年,发起言来,如出一辙,官话套话成堆,你说的和他说的一个样,说与不说一个样。参加这样的会议,听这些人讲话,别说是半月十几天了,就是一天,也是让人难受的不得了。

再一个就是,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他们整天盘算的就是如何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