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1 / 2)
“小清笑啥呢,这么开心?”
张姐来到诊室门口,手里抱着最近的账本,要让清音看看。
清音没好意思说她笑啥:卓然爸妈从那泼老太太屋里搜出来的东西,那可是五花八门啊,除了那些让三个小朋友直呼“大老鼠精”的吃的喝的玩的,还有某些少儿不宜的……药物。
她也没想到卓老爷子那么大岁数还敢用那些狼虎之药,就是年轻人也不一定耐得住啊,他倒好,什么鹿茸海马西地那非,真是“中西贯通”。
好家伙,那么大年纪,走路都不稳当了,也不怕一下子血压太高心脏出问题。而那二婚“小娇妻”,也不知道是该说她真的饿了,啥都吃得下,还是忍辱负重,为了钱豁出去了。
清音收起揶揄,“张姐最近这气色好啊,是不是遇上啥好事儿啦?”
“嗐,还能有啥好事,一天天的,孩子少给我惹事就算好的。”
张姐家的儿子跟陈童同班,即将升入高中,可成绩却是班里垫底那种,能不能考上高中都不知道,一家子大人愁得不行。
“他倒好,天天没心没肺的,就知道吃和玩。”
清音安慰了几句,心说她家顾小鱼不也一样?虽说垫底不至于,但也是中下游里的下游,好在她和顾安都不太看重成绩,觉得差点就差点,只要她健康快乐就成。
“上次我跟班主任说,把他和陈童调到一起做同桌,心想这一个大院的,有优秀榜样在旁边,他怎么说也得学着进步点不是?”
“谁知道换过去还那样,他还跟我说陈童上课也不听讲,怎么就能考那么高,我说你跟陈童是一个脑子吗,能比?”
清音很不厚道的笑起来,“成绩这事咱们发愁也没用,还得靠孩子自己。”
“话是这么说,但考不上高中,以后怎么考大学,没大学文凭,他以后可能连工作都找不到。外头那么多没文凭的回城知青,我真是见一次怕一次,就怕他以后也走上这条路。”
俩人正说着要不要去外面请老师帮忙开小灶,门口来了个女同志,清音定睛一看,是牛秀秀。
“最近怎么样?”
“好得很,能吃下饭,能睡得着,腰不酸肚子不痛。”牛秀秀摸着稍微凸起的肚子,笑得幸福极了。
清音也为她高兴,对于一个渴望孩子的人来说,孩子好好的在肚子里按时长大,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胎脉倒是挺好,就是最近是不是有点便秘?”
“啊对,清大夫你可真神了,我这一个星期大便都不太好解,特别干,费力。”
清音于是告诉她别太用力,如果家里有厕所的话最好是坐便,“对了,你们大院里有厕所的吧?还是需要去胡同里上?”
“咱们造纸厂待遇不行,都快发不出工资了,扫厕所的工人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脏得不行,还不如出去胡同里上。”
清音灵机一动,“你们大院里,是不是有一家姓杨的,他们家儿子叫杨立群,在咱们厂里上班?”
牛秀秀于是顺着话头聊了一些杨家的事,跟顾安了解到的差不多,杨家一直生活在书城市,跟绝大多数书城人一样没有去过哪里,应该接触不到外面的事情。
唯一有可能接触到的就是当年曾经失踪过几年的杨小妹,清音想了想,“你跟杨小妹熟吗?”
“还行,小时候在一起玩过,后来她回来后就没怎么一起玩了,她好像受了点刺激,不能提那几年在外面流浪的事。有一次有个小孩提了一嘴,她被刺激出毛病,杨家人还去找人麻烦,那家人赔了不少钱呢,大人们怕惹事,都不许咱们大院里的小孩跟她玩。”
在外流浪那几年,又是十几岁的小女孩,其实大家隐约也能猜到些。但出于善良,大家都尽量能不提就不提。
“她现在还有个毛病,就是手掌皲裂严重,已经好几年没上班了。”
清音点点头,一时间也想不到还要问什么,倒是牛秀秀忽然说:“对了清医生,这种手脚皲裂你能治不?不行改天我遇到杨家人跟他们说一下,让来你这儿看看。”
“他们看过好多医生都没看好,也算疑难杂症,你可是咱们这一带最擅长治疗疑难杂症的医生。”
清音本来想说哪有主动推销自己的医生,忽然灵光一闪,“好啊,你让她来看看。”
杨家人一直缩在龟壳里,顾安想主动出击也没办法,要是能通过这种方式把他们“引”出来,说不定还能找到突破口。
*
书城的冬天很快来临,进入冬天后,清音没事都不爱往外头跑了,家里才是最暖和的地方。因着暖气的缘故,小菊穗穗和刚子家三个“妹”也经常来玩,就是秦嫂子没事也常带海花过来玩会儿。
秦嫂子家小两口上个月努努力,把隔壁那间空房给买下来,现在海花也能拥有一个独立的房间,省得跟小秦哥面对面睡一个屋尴尬。
跟秦嫂子她倒是亲热,但跟小秦哥,毕竟是没血缘的异性,小姑娘会害羞也是正常的。可以说,秦家是为了她才买的房子,柳老太那边听说可真是黄牙咬碎,说早知道有这么好的事,不如把海涛领养(过继)出去,那可是去过好日子,将来秦家两口子没了,两间大房子就是她家海涛的。
他们打的什么主意,大院里的人都知道,全都当笑话在看。
正聊着,清音看了看时间,“哎哟,我外头还有事儿,得出去一趟,你们就在家里玩着,啊。”
“去吧去吧,我们也该回家做饭了,你们家这地暖,真是暖到心里头,坐下来就不想走。”秦嫂子起身,牵着海花,母女俩高高兴兴的回家。
清音出门,当然是去参加同学聚会,或者说老乡聚会,并不打算带鱼鱼。
当然,鱼鱼也不是那么想去,毕竟家里这么多好朋友,她光玩都玩不过来呢,看见妈妈骑着车子走了,也只是很潇洒的挥挥手,“妈妈再见,早点回家喔。”
从梨花胡同到市中区,骑自行车也就一刻钟,因为天气冷,骑一会儿身上就热乎乎的,等到了约定地点,摘下手套,连手都是暖的。
一头短发的付文君连忙挥手,“清音,这儿!”
那晚刚打电话说聚会的事,付文君就给落实好了,把在书城市能联系上的老乡都叫上,订的是当年考场外斜对面一家私人饭店,刚开起来一年多,据说生意不错。
付文君和一众老乡迎过来,大家互相打招呼,问候这四年的情况,房间里的气氛那叫一个热烈。
付文君当年的第一志愿是公安大学,但落榜,滑档到第二志愿,书城市师范大学英语系,正好跟唐湘玲一个系,只是不同班级。
她本来是一心想搞刑侦或者经侦的,但奈何分数不够,刚开始那一年有点自暴自弃,不愿学,后来清音没少给她写信打电话开导,现在也接受自己学外语了,甚至还商量好大学毕业就去南方,建设社会主义新龙国。
“你咋不把鱼鱼带来。”付文君嗔怪。
“大人聚会她来了只会捣乱,诶你快说说,这两年怎么电话都少了?”
俩人学校离得远,清音又忙,平均一个学期也只能见一次面,当年一起参加高考的少年少女们在整个大学阶段还真没见过几次。而再有一两个月,他们这一届的大学生就要毕业,走入社会了,所以付文君前几天提议大家见一面,聚一下。
“你还好意思说我,今年我去了你们学校两次,都没找着你。”
清音一拍脑门,“哎呀这是我的错。”于是忙将自己忙于上门诊的事给说了,除了上课基本都不在学校,“以后你就去这个地址找我。”
她把自己新家的地址留给付文君,付文君才嘟着嘴答应。
当然,清音也没只顾着跟她聊天,还跟其他人也聊了,这些老乡们都是当年一起参加高考,一起仗义执言的热血青年,本来说好上大学前要聚一聚,后来一忙也忘了,现在四年后再见,每个人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曾经在某个边防哨所当兵的小年轻,现在是省公安大学的学生。
曾经在山上种地的农村小伙,现在成了省城医学院的学生。
曾经在工厂里当钳工的中年人,现在也成了工业大学的学生。
因为那场高考,彻底改变了大家的命运。
他们是最幸运的一届,是最幸福的一届,也是最有希望的一届。
说到动情处,大家难免热泪盈眶,付文君还闹着要上台给大家唱一首,其他人争先恐后,会唱歌的就唱歌,不会的就诗朗诵,啥也不会的就诉说这四年整个国家社会的变革,说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谁也不会笑话他们,因为今天在这里的人都相信,这些抱负都是能实现的。
终于,轮到一个瘦瘦小小的男青年,他一张脸涨得通红,似乎是不愿上台。
清音看了半天,脑海里也没想想起这是谁,当年留过电话号码和联系方式的,她都能把人和名字对上,这个男同学却是怎么都想不起来。
“这也是咱们那一届的,你忘了?”付文君凑过来问,还说起当年一起帮唐湘玲解围的时候,这小伙子没少出力,只是因为实在其貌不扬,个子矮小,没什么存在感。
最后留电话和地址的时候,他不好意思,大家都没发现他居然没留,还是付文君把他叫住,今年才联系上。
清音很愧疚,自己居然没能记住人家名字。
“各位老乡好,我……我叫王新华。”
清音把他名字记在心里,问身旁的付文君,“他考上哪个学校?”
“石兰大学,听说是无线电通信,成绩非常优秀,就是……太内向了。”
果然,似乎是为了印证付文君对他的印象,他吭吭哧哧半天,终于才把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介绍完毕。
清音带头,大家一起给他鼓掌。
在热烈的、友善的掌声中,王新华的结巴好了一丢丢,咽了口唾沫,“我,我的理想是,大……大家别笑我,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