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鱼龙灯会(上)(2 / 2)

猛卒 高月 6071 字 7个月前

杨大掌柜知道郭宋才是聚宝阁背后的大东主,让郭公子点灯,谅张东主也不敢说什么。

郭宋欣然道:“好吧!我来点。”

杨掌柜大喜,连忙让伙计把主灯拿过来,郭宋甩燃了火折子,递给薛涛笑道:“你来点!”

“好的!”

薛涛欢喜地接过火折子点燃了一个大蜡烛,这种大蜡烛足有碗口粗,三寸高,被固定在底座,光线明亮,可以燃一夜。

伙计连忙将仙女灯后面的点灯口打开,用长竿钩将灯小心翼翼放进去,挂在里面一个铜钩上,仙女灯霎时间大放光彩,伙计又将花篮灯和四周数十个扎成明珠宝石的小灯点亮,仙女灯顿时璀璨夺目,美奂绝伦,逛灯的百姓立刻从四面八方涌来。

郭宋连忙拉着薛涛站到花灯背后,片刻,仙女散花四周被围得水泄不通,人们赞叹不已。

杨掌柜小声对郭宋笑道:“今年张东主以为上元灯会不搞了,所以没有准备,这盏灯其实是去年眉寿酒铺的嫦娥奔月,我们稍微改了一下,就变成了仙女散花,眉寿酒铺那边也一样,用的是我们前年的灵猴献宝,改成灵猴献酒。”

郭宋哑然失笑,这个办法倒不错,就怕某些明眼人能识别出来,他又问道:“就是看灯吗?有没有什么活动?”

“有的,等会儿有猜谜和投圈,猜对了或者投中了,奖赏一颗小珍珠,价值二十文钱。”

猜谜在两汉时就很流行了,但灯谜在宋朝才出现,现在唐朝的上元灯会猜谜一般是表演一个动作,或者伙计高声念一个谜语,大家举手回答。

为什么灯谜在唐朝没有出现是有原因的,唐朝普通百姓大多不识字,你在纸上写了灯谜,他们也不认识,而宋朝读书之风昌盛,大部分百姓都认识几个字,所以灯谜就随之出现了。

“你们怎么点灯了?”张雷终于气喘细细挤进来,有些恼怒道。

“师兄,是我点的!”郭宋在一旁淡淡道。

“啊哈!是师弟啊,误会!误会!”

张雷立刻变了脸色,挤出笑脸,打了个哈哈,“弟妹也在,你们什么时候来的?”

薛涛见他变脸极快,忍不住扭头捂嘴轻笑,郭宋笑道:“我们刚从宣阳坊出来,东市是第一站。”

“当然!我明白了,你们还要去西市吗?”

“不知道呢!我觉得逛完东市都不知什么时候了。”

“师弟,你还真是个甩手掌柜,我东西两边跑,腿都要跑细了,这些年就从没有机会看看花灯.......”

不等他说完,郭宋笑眯眯拍拍他肩膀道:“不要抱怨了,能者多劳嘛!”

他拉着薛涛就走,走出去又回头喊道:“辛苦师兄了。”

张雷无奈,只得翻个白眼悻悻道:“这个臭小子!“

........

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东市的数千盏花灯都陆陆续续点亮,整个东市广场上变成了一片流光四溢的海洋,到处是美轮美奂的彩灯。

人头簇簇,很多孩子坐在父亲的肩上,高兴得拍手大笑,一群群少女们牵着手,从人们身边溜过去,孩子们则成群结队,提着各式灯笼,如一阵风似的飞奔而过。

“郭郎,我们也买个灯笼吧!”薛涛望着孩子们手上的灯笼,忽然童心大发。

郭宋笑着点点头,一指前面,“那边就有!”

他们快步来到一个靠墙的地摊前,小摊就是卖灯笼,一个个灯笼挂在墙上,或者精美绝伦,或者简洁大方,各种造型都有,买灯笼的人不少,小贩忙得满头大汗,也顾不上他们。

“两位看看喜欢哪一个,看好了叫我!”小贩招呼一声,又去收钱去了。

薛涛走上前仔细看了看,她指着一个做工精巧绝伦的莲花灯笑道:“我喜欢这个!”

郭宋伸手取下灯笼,对小贩道:“买这盏莲花灯!”

“那个稍贵一点,要两百文!”

“一百五十文卖不卖?”郭宋问道。

“最低一百八十文,不买就算了。”

郭宋摸出一块两钱重的银角子,递给小贩道:“这个还不止两钱,不用找了。”

小贩接过银角子在灯光处看了看,顿时大喜,“多谢公子,我帮你点燃蜡烛!”

小贩熟练地点燃了蜡烛,把木杆递给薛涛,“姑娘拿好了!”

“多谢!”

薛涛接过灯笼,笑逐颜开道:“我们走吧!”

就在这时,前面人群一阵骚乱,人们纷纷向两边闪开,只见十几个无赖拎着灯笼嘻嘻哈哈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