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激流勇进418章【临危受命】2(1 / 2)

官声 格鱼 5156 字 7个月前

陈近南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也是一个行事冷厉果决的人,所以他的官威十足。某种意义上说,陈近南是一个典型的职业官僚,他天生就是搞政治的材料。

但在安在涛的提拔使用问题上,他却显得有些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如果依着他的本心,目前正是自己继任省长的关键时刻,为了自己的前途,安在涛就先留在归宁继续当他的市委书记,免得出任何问题,防止留下话把儿,让某些“有心人”趁机兴风作浪。

所谓凡事有轻重缓急,这不能说是陈近南自私,而是他这事儿明显要比安在涛的提拔更重要和重大。但显然,这一次对于安在涛来说,也是一次不错的机会,错过了这次机会,还要等待下一个机会。

同时,他自觉亏欠这个儿子太多,如今好不容易才慢慢缓和建立起良好的父子亲情关系,如果他这样做——陈近南又担心会引起安在涛的“强烈反弹”。对于这个儿子外方内刚的脾气和性格,他可是领教得太深太深了。

当初父子俩第一次见面,他就能指着他的鼻子骂。

他会不会不高兴?会不会再跟我吵吵?陈近南心里闪过几个念头,有些心烦意乱。

犹豫了好半天,他才抓起电话打通了安在涛的手机。

陈近南的电话打过来的时候,安在涛正在新修建的归宁外环路工地上检查工程的收尾工作,交通局的领导、建委的领导,还有市委办的主任童洪刚,都跟在了他的屁股后面。

这条外环公路从夏季就开始动工,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要完工投入使用了。有了这一条全新的外环公路,归宁市周边的几个小城镇就全部与市区连为了一体,而同时贯通了归宁市区与资河开发区、房山乃至临近几个县市的交通干道。

要致富先修路,发达的交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条高等级外环公路的修建成功,标志着归宁已经初步构建起两纵三横的立体式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原先周边几个城镇要通往外界,只能绕道城区,但现在却可以直接开上通往外界的主干道,时间缩短了大半个小时。

修路发展交通,这是安在涛在归宁主政期间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资河开发区的筹建和归宁县生态农业工程的发展,归宁酒业及其上下游相关产业的盘活,周边小城镇建设并发展起了各不相同的特色产业,城区改造拓展和道路交通建设,这是安在涛在归宁的四大手笔。

这四大块实事的运作,直接推动归宁经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带给了归宁人实实在在的实惠。最近一年中,归宁外出打工的人流大幅萎缩,而在外打工的归宁人也全面回流。

毫不夸张地说,在整个东山省中东部地区,归宁市是唯一一个几乎将本地劳动力全部就地消化的县级行政区域,而且,人均收入水平也在大幅提高。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城市与乡村全面的繁荣。如今的归宁市区不说,原先那“一穷二白”的资河开发区,也早已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小城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果单独单列出去,资河开发区就是一个独立的小城。

虽然归宁并没有太发达的工业基础,至今工业企业也不多。但依靠第二和第三产业,也一样能够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不久之后,燕京经济日报的记者来归宁采访,总结出了一个“归宁模式”,成为国内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典型。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彭军给安在涛夹着黑色的手包,听到里面手机铃声响起,赶紧掏出手机来,给安在涛递了过去,“安书记,您的电话。”

安在涛哦了一声,打开盖一看是陈近南的电话号码,赶紧就走到了一旁,接了起来。

“小涛……团省委缺一个副书记,我的意见是,你临时先来省里过渡一下,在机关上锻炼个一年两年的,然后再下去……当然,这只是我的建议,你的工作问题还是需要你自己拿主意。”陈近南笑了笑。

安在涛没有任何的犹豫,低低回道,“爸爸,我不想去机关。跑到省委机关里整天喝茶看报纸,那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和生命……”

安在涛沉吟了一下,“如果是那样的话,我还不如在归宁再呆一年。”

听安在涛果然是自己预料中的“不同意进机关”,陈近南心里暗暗一叹。他本来想继续跟安在涛往深里谈一谈,但转念一想说了也作用不大,也就笑了笑,匆匆跟安在涛说了几句话,然后就挂了电话。

只是在临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临挂电话的时候,嘱咐他周末有空就回省城去家里吃饭。

对于陈近南的“提醒”和“建议”,安在涛并没有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