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1 / 2)
其实几位阁老私底下已经讨论过,大概都明白楚少渊是什么意思, 跟让沈如心上战场相比, 后妃临朝摄政就显得不那么惊悚了。
毕竟, 这事头几年才发生过,大家嘴上不说,却都心照不宣。
不过, 楚少渊一直坦白, 每天就领着苏轻窈进进出出的, 这就让郑大人很不舒坦了。他是个什么事都要弄明白的人, 头几日听了几位大哥的劝,忍住了。
今日见楚少渊还是一个字都不说,这才急了。
不过郑大人也没想到, 楚少渊会反问一句, 当即就站在那说不出话来。
苏轻窈拽了拽楚少渊的袖子, 提醒他大过节的不要再把大人气病了,楚少渊这才道:“朕以为爱卿们都是贤能之辈,对朕的打算也能分辨些许, 已不需要朕多言。”
郑之孝深吸口气, 道:“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楚少渊就叹了口气, 领着苏轻窈坐下后, 道:“现在边关局势不明朗,朕自然要亲自走这一趟,大人们是知道的。如今京中已无得力宗室, 光靠大人们定很艰难。”
他说的是实话,若他离京朝中只留给几位大人,那就太不像话了,其他朝臣也不能应。
现在最适合的,其实是太后娘娘。
若是太后娘娘临朝辅政,便是朝臣们也没多余话说,但楚少渊此举,显然更推崇纯贵妃娘娘,想把她推到前面来。
郑之孝深吸口气:“陛下,您所言臣等都很明白,若朝中无人,以太后娘娘临朝也无不可,老臣们大多都知道早些年太后娘娘的英伟事迹,接受也更快些,现在……”
他剩余的话就没敢说,吞回肚子里。
楚少渊同苏轻窈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笑了。
“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不过母后年事已高,常常叹息精力不足,若朕这个做儿子的非逼着她替朕操劳,实在不够仁孝。”楚少渊长叹一声。
郑之孝被他这么一噎,一连串的话就堵在口中,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当皇帝的,最要紧就是仁孝,若是仁孝这样的品德都没有,又何意
楚少渊倒也不想太为难阁老们,弄得场面太僵往后半年苏轻窈也为难,就趁着今日都说开,才是最好的选择。
楚少渊便道:“近来朕时常教导贵妃,母后对她也多有提点,在朕看来,贵妃聪敏不输母后,早先互市的细则就是贵妃所言,谢爱卿是知道的。”
谢首辅点头:“是。”
楚少渊继续道:“待朕御驾亲征,贵妃便会搬来乾元宫,为朕为母后分忧。大人们有何事都可上书请旨,贵妃能办便办,不能办也会陈请母后定夺。如此可好?”
皇帝陛下都这么安排妥当,阁臣们也无话可说,只能点头应允。
楚少渊安排完此件大事,心中一松,这才觉得没那么紧迫。
二月初十,南大营两万大军开拔,奔赴平沙关。楚少渊在京中点兵,选五千御林军做近卫,准备二月十五出发。
二月十二,边关急报。
罗孚年前强攻平沙关不果,退回河源休养生息,一月底,罗孚再次偷袭平沙关。
而此时,沈定安大军距离溧水还有一日路程。
罗孚选这时间强攻,也不知是巧合还是人为,沈定安收到急报,直接帅两千先锋营快马赶去平沙关,与罗孚大军正面交锋。
第一封到达的军报,说的就是如此内容。
此刻沈如心还在路上,因携带大量粮草,怎么也要楚少渊这边启程时才能抵达。
现在整个平沙关,局势相当不明朗。
楚少渊收到这封急报,顿时心情不美,却也没如何暴跳如雷,只闷头批了两个时辰的折子,才回了景玉宫歇下。
二月十四,御驾亲征前一日,第二封急报抵达盛京。
楚少渊匆匆看过一遍,顿时沉了脸。
许夺此刻就在御书房,接过军报看了一眼,脸色也不太好:“陛下,罗孚此举……”
楚少渊摇了摇头,皱眉沉思。
此封急报言,罗孚此番急攻平沙关,一连十日不停歇,后平沙关几乎力竭时,沈定安大军赶到,一举围剿大半罗孚军,打了一个翻身仗。
然而罗孚却并未就此偃旗息鼓,三日来一直声东击西,甚至绕过平沙关走涵关道,准备冒着天险直逼溧水,大梁军的斥候收到这一条消息后,沈定安终于坐不住了。
若此番罗孚事成,溧水一定抵抗不住,城中还有那么多无辜百姓,沈定安无论如何都不能不管。
因此,在同左右将军、参将等召开紧急军会后,沈定安率两万大军出关,直接扑杀罗孚营地。
军报到了这里戛然而止,显然沈定安此举还未有消息回传。
沈定安看似冲动,却深谙兵法,他绝不会头脑发热便率军出击,定是同将帅们深思熟虑过后才有次行动。
就是因为如此,楚少渊才更担忧。
因为沈定邦的死,无疑是一根尖刺,插在每一个沈家军心中。这个令人至今都无法接受的悲剧,会时刻影响着平沙关的将领们,影响着士兵们。
是,悲痛会让人越发坚强勇敢,可悲痛也会影响判断。
沈定安和沈如心兄妹两个率军亲赴战场,就仿佛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极大地鼓舞士兵们的士气,另一方面,却也会被沈老将军和沈定邦的死影响,可能会做出无法挽回的冲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