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勒统武带回了太平军攻陷贵阳的好消息,也带回了云南巡抚林天擎有意投降的情报,并且明军还从边境的打洛得到了林天擎接济的一批粮草和药材。虽然数目并不多,但对于缺医少药的明军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一时之间,云南即将光复,晋王可以率领大家归国的好消息传遍了孟马、孟养一带的明军营地,边外的明军连同他们的家眷为这一好消息激动、欢呼。
晋王李定国和巩昌王白文选他们也是惊喜交加,已经下令各营收拾好物品,随时准备拔营北返。然而大半月过去,明军却发现驻守在边境的吴军仍是没有撤走,除了使者可以入边,其余人等仍旧被挡在边外。
晋王派去的使者从边内吴军那里,得到的也是含糊其辞的答复。一天天过去,云南那边却依旧没有一点动静,这让包括晋王在内的明军上下都感到困惑,同时焦虑不安,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勒统武再次带着晋王写给云南巡抚林天擎和贵州太平军指挥邵九公的亲笔信离开孟马,经打洛进入云南,这一次他除了跟云南方面请求一些粮草外,更重要的是督促云南巡抚林天擎马上易帜,迎晋王回国。
勒统武一路被林天擎的部下热情接待,并被送到昆明。可是到了昆明后,勒统武却没能见到林天擎,因为后者去了滇西联络各地土司准备易帜,暂时没法赶回昆明。至于勒统武请求给予接济的粮草,昆明方面也以自身也缺粮加以婉拒。
勒统武虽然着急,但也知道云南易帜事大,那些土司的态度十分重要,所以并没有多想,让人回去转告晋王后,他就在昆明等着林天擎回来,同时又派人去贵阳,询问太平军和林天擎的谈判进展。并且呈上晋王的亲笔信,信中,晋王明确表明自己对国内的态度,那就是奉南都的定武帝为正朔。
这个态度也是晋王当初决定向齐王周士相求援的条件。承认定武帝为正朔,意味晋王正式成为定武臣子,不会再拥立永历太子,使他的回国成为国内一些人另立新君的依仗。
勒统武传回的消息让晋王和巩昌王他们暂时按下了急迫回国之心,事有轻急缓重,云南易帜事大,身为主事之人的林天擎肯定要方方面面做到,才能确保万无一失。但是军中的情况却是一天天恶化下去,这让晋王他们十分担忧。
随着天气一天天炎热起来,瘴役再次肆虐明军。不到六天,病死将士就多达150余人,家口更是多达400余人,染役的更是多达千人,就连军中的官员和晋王的亲卫也有多人染役。
面对这种局面,晋王李定国除了心痛焦急,什么也做不了。军中药材极其有限,实在是没办法挽救这么多染役之人。最终,晋王只能忍痛下令将染役将士隔离,死去的就地火化,以免役情蔓延开。
一时之间,本来因为国内局面好转而士气振发的明军,再次陷入低迷。林天擎接济的粮草和药材也快耗尽,明军再次陷入缺医少食,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境地。
发现明军染役之后,缅甸人以为有机可趁,派兵洗劫了一处明军家属营地,导致五百多明军家口被杀害。事件发生后,晋王怒不可遏,亲自带领精兵1200人和战象三只夜袭缅军五瓜口河大营,斩敌两千多。只可惜缅军在撤走之时纵火焚营,使得明军缴获很少,甚至都无法补充损耗。
此战之后,缅甸方面再也不敢和明军接触,缅王深深意识到,无论他的兵马多少倍于明军,都无法将他们消灭,反而不断损兵折将,再这样下去,他的威信就会荡然无存,毕竟他是靠着弑兄登上王位。因此,缅王下令,毁掉所有通往王城的桥梁,并且将境内所有汉人都处决掉,以此永绝后患。他是铁了心的让明军在缅甸得不到一粒米,得不到一棵药,活活饿死、病死在边境。
.........
五瓜口河之战的胜利没能解决明军的内忧外患,每天病死的人越来越多,营地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都在焚烧尸体。
当初明军初至孟马时,晋王手下有五千多兵,巩昌王白文选有三千多兵,后来赶来会合的吴三省也有两千多兵,另外还有一千多追随晋王的云南土司兵,加上其他流散的明军散兵,一度多达一万五千余人,随军的家口也有七千多。
可现在,整个明军只剩不到五千人,余下的要么战死,要么病死,要么就离营向吴军投降。随军家口也只剩四千多人,她们的丈夫或儿子多是大西军出身的陕西子弟,追随晋王将近二十年,早已是和晋王融为一体,根本不可能离开晋王。
面对军中这个危局,吴三省和赵得胜等将领认为不能再等下去,应当马上和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和贵州太平军联系,两家从南北两面共同打进云南。要不然再这样干等下去,只怕病死的人会越来越多。
巩昌王白文选不同意吴三省他们的意见,因为军中现在能动的将士太少,并且缺少武器和粮草。若是现在主动向云南发起进攻,只会和从前几次一样,被关隘所阻,那样损失更大。
晋王也不赞成出兵,他认为林天擎肯定会投降,大伙再咬牙坚持,肯定能有回国的一天。
“等,等到什么时候!难道要等到弟兄们都死光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