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解题思路(1 / 2)
“你再看下面,更胆大包天。”
朱棣比朱高炽还想呵呵哒。
他平时都已经表现得这么凶了,就是想着下面的人会晓得该怎么夹着尾巴做人。
可原来下面的人比他还凶,简直就是穷凶极恶。
“嗯,好,我继续看。”
朱高炽简单应了一句再继续看大理寺卿对这件事的剖析。
国不可一日缺盐,民不可一日无盐。
所以,盐业一项,一直都是朝廷控制在手中的行业。
这事,就根上来说,没错。
盐的重要性,哪怕再没有见识的人都知道,官营是必须的,而且绝对不能允许私营。
洪武朝时,为了保证对盐的控制,一直都是按户换盐,每一户登记在册的人家,都要拿着户籍按户籍里的人数,用定量的粮食来换定量的盐。
到了永乐朝,因为灾荒频发,年景不好收不上来粮食的地方很多。
朝廷就出台了更灵活的换盐法。
比如用宝钞,用银两。
产盐的灶户也比洪武朝给了更多的保障。
如配置煮盐的工具,本金,灶户免于承担大部分赋役,只专事食盐生产等等。
因为前期给的辅助到位,灶户通常能产出比定量更多的食盐。
所以在灶户手里,有两种盐。
交到官营专卖的那部分盐叫“正盐”。
多出来的不用上交的叫“余盐”。
“正盐”肯定就是被朝廷收走,“余盐”灶户也无权擅自发卖,只能遵循朝廷规定,在特定的情况下提供给盐商。
案件中的王胜的祖先,就是靠着把粮草千里迢迢的送到边塞,换取盐引——也就是这部分“余盐”的买卖资格起家的。
也就是说王家本是盐商,是可以光明正大的买卖官盐的人家。
可这样的人家都被逼得折腾起了私盐,原因何在?
除了王家,是否也有别的盐商也在干倒卖私盐的事情呢?
王胜被逮捕归案以后。
大理寺卿就去牢里做了很认真的审问。
王胜给出来的答案,让大理寺卿只能上达天听。
除了盐的产量不够之外这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之外,最大的外因是与盐商争利的人太多。
原本规定四品以上的大人们及王、公、伯爵等贵人之家都不许领取盐引。
可实际上内地地方的大人,贵人,有百种千种方法获得盐引。
得了盐引也不正经经营,只是高价出卖盐引。
于是能买到盐引的人一日多过一日,对于他们来说,稍微加一点盈利,他们卖出去的每一斤盐都能挣到钱。
正经的支边盐商费劲巴拉的倒腾粮食,加上运输,人工,抛费,这盐价一低,他们几乎等于白跑一趟。
到了洪武中后期,就已经是内地的所谓盐商越来越富,而外围的这些边塞盐商日益贫困。
得多得少的,如果能够维持,他们也就认了。
可实际上,他们手中为数不多的盐引,也形同虚引。
他们从自家周边买到粮食,运到边塞换取盐引,接着就要转赴指定的盐产地,根据年限资历、盐引的编号顺序领取食盐实物,再回自己被允许售卖的地方贩售。
这里面要辗转好几个地方。
所以每个盐商都不是单干,不是家族生意,就是一群人合伙一起干。
才能有充足的人在每个地方守着。
所有的人都指着最后把盐卖出去以后得回来的钱生活跟再次购买粮食换盐。
可现实的情况是,他们手里的盐都卖完了,买了粮食运到边塞,再次拿了盐引到盐产地这边,却还没有轮到他们用上一次的盐引换盐。
所谓的年限资历、盐引的编号排队轮候,无数次被有钱人,有关系的人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