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解题思路(2 / 2)
比关系比不过,比钱也比不过。
就只能老老实实的等到天荒地老。
王胜原先就是那波只能等到天荒地老的人。
于是王胜去拜访了王家这么些年经营下来,还比较熟悉的灶户。
洪武初年那会,有司用米、麦收购“余盐”,再转手给持有盐引的盐商——灶户很少有人敢冒风险提供私盐。
到了洪武中后期,朝廷财务吃紧,米麦储存不足,宝钞贬值,灶户享有的赋役豁免也名存实亡,有司为了充盈国库,准许灶户纳银代盐,也就是只收银子,不要求盐实物入仓。
灶户手里的“正盐”“余盐”都需要有人用现银买走,他们才能纳银代盐。
王胜之流,简直就是灶户们从天而降的救星。
无论“正盐”还是“余盐”,都被王胜之流私下用银子买走了。
市面上的那些原来跟王胜一样没啥背景的盐商更轮不上盐引能换到的盐了。
久而久之。
大部分的盐商,只能同流合污。
大家一起打着官盐的名义倒腾私盐。
从洪武末年到这会,连着应该抓捕私盐贩子的有司,也被腐化得透透的。
由此结成了一张很牢固的互相维护的关系网。
这就是为什么王胜的贩卖私盐案会变成孟斌杀人案的原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连专门制盐的灶户们,为了生意能够长长久久,也时不时的会把收到风透露给这些盐商。
比如这次王胜提了盐往回走的时候,就有一灶户的老太太提醒他回程要小心。
说某某运盐回去。在某某地被巡盐总甲抓个正着什么,近期可能朝廷抓得紧。
还说这位某某,在永乐初年运粮到边塞拿回来的盐引,到今年,十二年过去了,还没有实实在在的换到一颗盐。
王胜听进去听了,也做了安排。
比如说,把人打落水的那个张旺,还有个正式的身份就是巡盐兵士。
“舅舅是贼。外甥是兵。何其讽刺。永乐初年的盐引到现在还没领到,咱家这朝廷,很行啊!”
朱高炽不禁冷笑。
“你这是在骂自己么,太子爷?”
朱棣也冷笑。
“不,太子可不是皇帝。天下人绝对想不到骂太子。”
朱高炽挑眉看朱棣。
“你个小王八蛋,还赖你爹头上了?”
朱棣抄起茶杯就想砸。
“哇哦!我错了,爹!茶壶茶杯可是一整套的,您要砸了一个,回头这一套可就得收起来了。小心娘说你败家!”
朱高炽一个箭步上前赶紧就托住了朱棣的胳膊。
“累不死你!”
朱棣没好气的看就这么一动就大喘气的大胖儿子,恨恨的又放下了茶杯。
“有问题就处理问题呗,要是天天的没点操心事,那当皇帝也当得太爽了。”
朱高炽给了个良心说法。
“人家倒是说了解决方法了,扩大盐场,增加盐的产量。可怎么扩,怎么增?”
朱棣撇嘴。
现在朝臣上疏如张欣所说的那般,确实,提问题,也给答案。
问题是,这个答案,没有解题思路啊。
“容我想想。”
朱高炽坐下来擦了把脸,才认真的思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