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熟练背诵,家长签字」,就算是不识字的家长,都能胜任这个项目。
家长盯着孩子别偷看书,孩子背给小管家听,错了哪儿,少了哪儿,铁面无私的小管家都能给备注得明明白白。
80后的不少孩子们或多或少都有些做饭的手艺,有些是家庭的重担,父母下班太迟,等爹妈就喝西北风。
还有另一部分人是在家长会后,或是考试出分之后,用来讨好家长。
小管家可以提供菜谱,不需要一边看书一边做,它会大声朗读,并且记录某个菜做过多少次。
使用者可以绑定小管家的编码,然后在紫金论坛上的「个人成就」里查阅不同菜谱的熟练度。
连续做十次,叫「唯手熟尔」。
连续做二十次,叫「资深」。
……
连续做一千次,叫「看出来了,你对这道菜是真爱,你们结婚吧」。
美食版还会竞选花魁,被网友做得最多的菜就是花魁。
第一届花魁:西红柿炒鸡蛋。
全国的菜,千千万,西红柿炒鸡蛋的票数一骑绝尘,碾压第二名煎蛋。
除了孩子,成年人也会用小管家做菜。
有一天,有一个人问小管家:“找找糖醋排骨怎么做。”
小管家没有像往常那样直接报菜谱,而是直接怼他:“你都找了十几回了,怎么还记不住啊?你是猪吗?”
之后才是报菜谱。
把那个人吓了一大跳,抱着小管家跑到销售柜台:“鬼!鬼!!有鬼附身了!!”
此时正是周六,商场里不说是人山人海,也是接踵摩肩。
一听说——“有鬼!”
呼啦啦……周围的人都围上来了。
“什么鬼?”
“在哪?”
销售给小管家接上电源和网线,让这位大兄弟演示一番。
他深吸一口气,对小管家说:“找找糖醋排骨怎么做?”
小管家回答:“这么快又做一样的?咋了,刚才的做糊了?”
“你看看!”他指着小管家,瞪着营业员,“它居然嘲笑我!”
虽然,这个鬼,不是青面獠牙,也没有血乎淋拉。但这么一个娃娃,能说出跟人类你一言我一语的聊上,也属实有点吓人。
有人问:“今天天气怎么样?”
小管家不理他。
营业员说:“这个是声纹锁,只有录过声纹的人才能跟他说话。”
“哟,真先进。”
“有意思。”
主人对小管家说:“今天天气怎么样?”
“你他妈的不会自己看吗?今天他妈的二十六摄氏度,晚上下雨,别把你个小x崽子冻死了。”
众人皆惊,在社会大众的观念中:书籍、广播、电视,这种用一板一眼腔调说话的东西,都是绝对的懂文明、讲礼貌。
怎么会这样?!
人群开始愤怒了,特别是原本想买来给孩子的家长当即指着营业员的鼻子骂:
“你们怎么能拿这种东西出来卖?!污染祖国下一代的心灵!你们公司,罪大恶极!”
很快,有人在紫金论坛上发出柜台前的见闻,网友们也震惊了。
某位有才的网友给配了个打油诗:“先擦鼻子后提裤,从此走上社会路,小白鞋丁字步,我叫小纶你记住!”
家长们的愤怒很快传到工商部门,各大媒体口诛笔伐,指责小管家带坏小朋友,毒害祖国的花朵。
紫金的工程师们一脸懵逼:“可,这是程序啊?而且只有带声纹锁的人才能使唤它,刚出厂的小管家,就是一张白纸,只有最简单的一些程序反馈,怎么可能带坏小朋友?”
公共事务部的薛露发出第一份公告:“我公司将对此事进行调查。”
大众对此不买账,还是讨伐,让小管家赶紧下架,别害人了。
市场监管部门对在售的一千个小管家进行调查,并没有重现那个人的情况,将小管家下架的依据不足。
但他们依旧催促紫金科技赶紧拿出调查结果,毕竟这里是一个无神论国家。
要是别的不能复现这个问题,那岂不是说明闹鬼?
闹海闹婚闹革命,不管怎么样,就是不能闹鬼。
技术后台对这个小管家的后台进行全面寻找,然后,找到原因了。
这家人买回小管家就是为了给孩子当学习工具和智能问时间问天气工具。
小管家一直开着。
这家孩子的成绩不太行,背书背得嗑嗑巴巴。
负责盯功课的家长就会说:“你都背了十几回了,怎么还记不住啊?你是猪吗?”
孩子说考试卷要签字,家长看一眼成绩,会说:“这题跟上次一模一样,你怎么还错?你的脑子里是浆糊吗?”
最近本地强对流天气多,温度起起伏伏,这家人劝孩子多穿衣服的方式就是:
“你他妈的不知道看天气啊,穿这么少就往外跑,冻不死你个小x崽子。”
公共事务部的特派员上门,把这些录音放给家长听,然后问他:“如果您执意要告我公司出售道德缺失的商品,那我们只好把这些录音公之于众。”
“诶,别,嘿嘿嘿,好说好说……我们两口子,就是脾气有点急躁……这不,还是为了孩子好嘛,不然哪能买这么贵的东西,就为了孩子学习。”
“是啊,我们文化程度都不高,就指着孩子能成材,以后,我们一定注意言辞。”
特派员回去向安夏汇报。
“呵,自己嘴里不干不净,对着机器人就知道被骂受不了了。”安夏冷笑。
薛露把这事的处理结果用比较隐诲的方式做了第二次公告。
大意就是:我们的「小管家」是人工智能,物似主人形,你们说什么,它就会跟着学什么。
为了证明这一点,公司专门给一只「小管家」输入一套《红楼梦》,一套《红楼梦》电视剧。
问这只小管家:糖醋排骨怎么做。
小管家回答:油腻腻的,谁要吃这个。
问这只小管家:今天天气怎么样?
小管家回答:今日天阴欲雨,莫要忘了带伞,跌了人不值当。
一对比,语焉不详的公关稿里的一些重点,大家就都懂了。
这件事还引发了一些教育专家的关注,他们从人工智能机器人发散到了教孩子。
人工智能机器人只是不受伦理束缚,不怕挨打,才会在家长面前把它们学到的东西说出来。
孩子们如果是被家长骂大的、打大的,长大之后,他也会变成跟父母一样的人,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他们会习惯以恶语伤人,认为那是很平常的沟通方式。
他们会习惯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因为家教就是这样。
另一些教育专家更是呼吁,家长少从电视上挑毛病,说是文艺作品带坏了孩子。
父母才是第一任老师。
家教才是最重要的教育。
你们管生不管养,应该感到羞愧。
现在都计划生育了,我们缺的是有文化有思想有道德有追求的年轻人,而不是生下就无人管教的谁家香火。
安夏看着这论调,总觉得有一种熟悉感。
“他们是卖书的,还是卖片的?”安夏问道。
薛露回答:“咦,你怎么知道?是卖书的。”
跟这几位专家的名字挂钩的书有:《上好人生第一课》《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再苦不能苦孩子》……
“也……挺好。记下来,下次要是有人说咱们的游戏,就用这些论点。”
「小管家」的新功能被开发出来了,这是安夏都万万没想到的。
不是技术上的新功能,而是应用上的。
此时许多男女在一起,是靠相亲,家里人介绍。
理想中的介绍人:他会根据被介绍方的品貌条件,介绍身份相当的异性。
现实中的大多数介绍人:活的、异性,这就可以了啊,你们太般配了,还挑啥啊?再挑就找不到了。
众所周知,面试的时候,是一个人展现最好一面的时候。
有些人在相亲的时候,彬彬有礼,优雅温和,根本看不出来,他其实脾气暴躁,控制欲极强,稍有不顺从他,就直接动手。
有特别自信的相亲男女,在见过几次之后,互相交换自己的「小管家」,调取数据采集时长,一个星期以上为正常样本库。
「小管家」说话和语气,都是与信息输入方一模一样。
如果过去的时间内,小管家听到的都是脏话、暴躁、不耐烦,那么在刚接回家两天之内,就能从它的各种回答里听出来对方的心性到底是什么模样。
未婚大军倒逼技术部开发出新的功能。
设置「数据采集开关」。
只有在数据采集开关“是打开的时候,说的话才是对人工智能的训练和引导。
关闭的时候,就是单纯的互动对话,不会影响数据库内的声音资料。
这下更有趣了……
许多男女拿着「小管家」去录最喜欢的男(女)明星在他们最喜欢的某部片子里的台词。
硬把「小管家」变成了他们喜欢的那个角色。
由此还催生出一个新的职业:视频剪辑师。
接受预订,你想要哪部片子里的某位明星的纯享剪辑版,给十块钱,三天交货。
后来这行还卷了起来,价格降到六块,一天交货。
没什么技术含量,给失业的工人增加了不少就业岗位。
《大饭店》的游戏策划看着「小管家」的新玩法,默默看着游戏界面里的「小管家」:“还有人记得,他们本来是帮着经营饭店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