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74章(1 / 2)

《大饭店》里最受欢迎的周边是「米饭人」, 其次是小管家。

每天登陆上线,都会有一个管家向老板打招呼:“外面在下雨哟,老板还亲自来饭店呀。”

“老板, 怎么才来, 人家都等心急了。”

“老板今天想吃什么呀?我这就给您去做。”

玩家可以与小管家互动, 小管家的语音库是由真人配音,所有的语音都是经过语音团队的训练, 同一个问题,匹配约十个回答。

对于未入库的问题, 会回答——“人家还小,听不懂。”

系统会将未入库的问题记录, 并反馈给语音团队,由他们筛选。

问得较多的问题,会收录下来, 并由专人设计几种不同的回答。

对于涉黄涉黑涉政的信息,小管家不发出任何声音,不做任何回应, 免得被有心人录下来,到时候招惹是非。

这也是一种人工智能的训练。

现在的人工智能基本上还是跟智障差不多,有时候回答的驴头不对马嘴,大家听了哈哈一笑,当个段子乐一乐也就算了。

小管家有男女两种形象。

男性小管家的名字叫:纶纶。

女性小管家的名字叫:嘉嘉。

本来, 都没打算给小管家起名, 就叫「管家」, 后来发现叫「管家」不太方便, 才硬给配了谐音梗。

有热心网友替官方解释:纶纶暗示羽扇纶巾, 正合他辅佐玩家开玩店的身份定位。

嘉嘉则是出自《茶经》:“茶者, 南方之嘉木也。”

正合大饭店以茶待客之意。

策划实在是思虑甚远,高,实在是高。

米饭人的周边大卖了几天之后,有人——“一人血书,托马斯三千六百七十度雪地裸跑求小管家的小人。”

后面陆续有人跟「支持楼主!」「坐板凳顶沙发!」「强烈赞同楼上的。」「加一。」

周边开发是市场部的一个业务范围之一。

负责人统计了一下嚷着要买小管家的人数据,然后发给安夏,询问要不要做。

安夏对于「喊得响,跳得高」的群体说什么,不是太相信。

这种群体经常是少数派,而沉默的大多数才是支持销量的中坚力量。

曾经有一位同人画手,相信了有三百多人「一人血书」想要她的画集,结果辛辛苦苦做出来,就卖掉了一百多本,成本都收不回来。

当然,在pdf市场,她的画集——“xxx,完整资源,有偿私我。”

什么都是假的,预订是真的。

安夏对他说:“试试没有问题,你可以开一个预订,标明定价,然后想要的人先交订金,不用多,五毛钱就行,看看愿意交钱的人能不能超过开模费。”

“这……这怎么定价?”

生产数量不同,定价自然也不同。

要的人越多,单价越便宜。

“嗯……”安夏把「中国货」平台的负责人叫来。

“你们看看,能不能开一个专门用来预订的界面,根据预订数量不同,单价自动变化,要是到了时间,还不能达到最低的预订数量,就全部退款。”

“应该没有问题,现在大宗批发那边就是这么做的,只要加一个退款项就行了。”

“好。”

在商品描述里写清楚了,不同的预订量,价格也不一样。

预订量这是问题吗?

绝对不是!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

有三万多人下订金,安夏看着预订量,沉默不语。

二创产品负责人小心地问道:“您觉得这个数量还不够吗?”

“不是不够,是太多了。《大饭店》每日活跃用户都没这么多人。”

“怎么可能?”二创产品负责人不理解。

安夏叫来《大饭店》的项目策划,让他调取自开服到现在,每日活跃玩家数量。

还有每日都会跟小管家聊几句的玩家数量。

大概是一百比一。

满打满算,也就几千人。

其中还有外国人乱入。

这些人绝对不可能跑到全是中文的论坛上来,精确地找到卖小管家的贴子,还知道点击跳转链接,进入预订页面。

别人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安夏已经猜到个七八分。

她调取预订的用户注册时间,果然,许多用户都是在预售的消息出来之后才注册的。

注册之后,直奔跳转链接,只干了付预订款这一件事。

把这批新注册号去掉,数字跟她猜测的基本一样。

有人注册了大量的马甲号,用来冲预订量,好把价格往下压到最低一档。

“来都来了……”安夏闭了闭眼睛,“再做一个活动,要求交订金的人都附上他们在游戏里的uid。就说,到时候uid会印在小人脚下,表示那是他们的专属小管家。”

这条官方消息刚放出来,游戏果然又增加了几万个新用户。

“看,我说的没错吧。”安夏看着电脑上的新增用户数字,像最近的股市一样,异峰突起,飞飙到顶。

二创负责人很郁闷,本来他还挺开心的,觉得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工作能力。

安夏摆摆手:“不用担心,以现在的真实预订量来看,至少还有三千个人愿意要,就按现在的预订数档位卖出去也不亏。做吧。”

“好的。”

二创负责人挺郁闷,投行那边很开心,由于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马甲号也被系统认定是有效用户。

游戏的注册用户数量增加,又代表着紫金游戏的估值可以更上一层楼。

别说周边没亏钱,就算是白送,估值增加的钱也远超过周边的成本价。

安夏当年参与过多次「拉新即送xxx」活动,对此套路烂熟于心,并熟练运用。

甚至有的项目预计五十万就会免xx,送xx,明明离五十万还差五六万,系统的进度条也会作个弊,显示已经到五十万了,普天同庆,大家开心。

小管家的手办塑像是联网的,这样才能保证随时随地把受到人工校正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以及可以回答一些与本地信息相关的内容。

比如问时间、问日期、问天气,这些数据都可以得到现实中的数据。

除此之外,玩家也可以定制小管家的个人说话风格。

有些人喜欢娇萌软糯,有人喜欢高冷酷炫,有人喜欢阳光欢脱……

定制免费,只要玩家自己准备好足够的数据往里喂,小管家就会变成不同的样子。

如果数据跑偏了,可以提交人工校正,会有专人团队改正。

比如人工智能无法解决多音字的读音问题,除非数据库里有匹配的固定词。

开发的很快,开模根本就不是事,大家都本着赚钱的美好梦想,努力工作。

策划整天盯着工厂,另一批人盯着配音演员,求她们赶紧出声音。

定制声音就不是游戏里的专用配音,而是使用人工智能调整声纹。

除非有人喂自己的声音数据给人工智能。

安夏看着桌上的样品,陷入沉思。

原本没有计划给一个只做了三千多个的小玩具周边打广告。

但是看起来,它好像可以用来犯罪诶……

在大大小小的电视台,都会看到一个玩具小人的广告,那个玩具小人能查时间,能问天气,还能发出与某个人一样的声音。

那个小人会在别人的操控下,对电话说出:“妈妈,救我,我被绑架了,你快把钱打到他们账户上。”

然后就会出现一个人,面对镜头,告诉大家,现在声音可以做假,形象也能做假,请大家面对转钱要求的时候,马上报警,不要轻信。

一时间还真说不清楚这到底是个玩具广告,还是反诈骗广告。

负责投放广告的同事笑着说:“安总,你让绑架集团的业务难度增加了。以前只要打个电话,让人质叫两声给家属听就行了,现在不好办了,可能会直接挂电话。”

“要是想不出来靠谱的通知家属的办法。说不定他们就先不动手了呢,说不定能降降犯罪率。”

用得人多了,人工智障,还是会稍稍有那么一点点进步的。

六月,是个好日子。

在一个月内,安夏慢慢把手里的豫园商城股票往外抛,到六月已经全部清空,如愿赚到了六十二亿。

公司的盈收biu-上了一层楼,人工智能组想做但是没钱做的不少东西,都有机会去试一试。

安夏看着他们递交上来的数据,以及由此推进的项目节点,内心感慨万千。

要不怎么说寒门难出贵子呢。

大户人家有钱往死里砸,砸亏了,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同样的数字,小户人家,不是砸不起,就是砸了就是穷尽家底,输不起啊。

心里的底气不一样,承担失败的能力也不一样。

要是这几十亿是全公司辛苦几十年才赚来的,安夏还真不敢砸得这么随意。

可是,它来得太容易了,来的时候没什么感觉,花出去的时候也没什么感觉。

来都来了,不如把人工智能做得再真一点。

安夏想起《钢铁侠》里的全息投影,还有商场里时常会出现的互动3d,引得一堆小孩快乐的在台子上跑来跑去,地板上那些电子鱼,好像真的受到惊扰一样,四散逃开。

技术部对此评估之后,说做是可以做,动作捕捉技术兴起于1914年,第一个应用的是迪斯尼公司,全息投影技术兴起于1947年,现在基本上用于摄影相关。

安夏的梦想还没有人试着去做。

安夏点点头:“要是能做的话,先试试。”

此时第一代独生子女,最大的已经12岁,他们都是脖子上吊钥匙,自己回家,自己做作业的人。

小学低年级还能疯玩,中年级到高年级,就开始背负着作业的重任。

公司里不知道哪位营销鬼才把小纶纶和小嘉嘉,从饭店小伙计,变成了教辅工具。

像「朗读x遍,家长签字」这种事情,家长都不必拿着书在旁边盯。

小管家可以处理,有没有读跳段,少读漏读,小管家给数得清清楚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