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招娣盼娣好帮手(2 / 2)

这么多的东西,韩晓康往哪倒腾去?光是请运输服务社派车过来拉,那也得整整一个大车队!

到时候闹出来这么大的动静,不要说整个公社,就是整个县、甚至整个地区都知道了。

那还了得?

不过招娣盼娣她们身上,可不止两个优点。

她们最大的优点,就是对自家男人言听计从,甘愿把她们自身放在一种从属地位。

家里的男性成员说让往东,招娣绝不会往西.

主打就是个温顺、持家、能干。

等到两姐妹离开,韩晓康开始爬进车厢忙活。

至于说招娣盼娣,她们能不能找到地方、顺顺利利的找到人?

这点小事也能难倒她们的话,那就实在是不堪重用了兜里有钱、肩膀上有嘴,还有一双大长腿。

区区几里地距离,怎么可能会找不到地方呢?

这一车海带实在是有点多,摞的跟山一样的。

韩晓康张开双臂,开始把海带一大捆一大捆的往自己的丰巢柜里搂。

直整的浑身大汗淋漓、身上全沾满了海盐颗粒,好不容易才把整整5吨海带给塞进了空间。

到这还没完。

等到海带在丰巢柜里放好,立马又得马不停蹄的把海带往外搬。

塞进去困难,拿出来就更不容易了.只因为分量变多20%,那需要付出的劳动量,自然也就大了不少。

没办法,干吧!

这事除了韩晓康亲力亲为之外,别指望有谁来帮忙了。

不过累是累点,韩晓康心里还是蛮开心的:通过这笔买卖,不仅有利于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补碘、预防大脖子病。

而且韩晓康自己也能大赚一笔!

而且好处还不止这些:更重要的是,赚到钱了,就会有工分奖励。

而有了巨额的工分,自己又能升级丰巢柜的增重功能。

如此一来,

就相当于鸡蛋多了,就能孵出更多的鸡,鸡多了,收获的鸡蛋也会更多.

从此鸡生蛋、蛋孵鸡,走上良性循环。

这些东西,其实也就是起步时期难一点,真正发展到后面,就会呈现几何级的爆发性增长。

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

自己该头疼的,恐怕不是这么“尽可能的得到”,而是“尽可能的安排好各种物资出现的数量,以及出现的时机了”。

往往这种操作难度更高、更需要智慧了。

毕竟物资再怎么短缺,韩晓康也不至于饿死。

但物资多的吓人了的话,那可真就有挨枪子、或者是被拿去拆碎进行深度研究的可能了.

所以,韩晓康一直告诫自己:没有,很让人痛苦。

但其实拥有太多了,那却更要命!

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等到韩晓康忙活半天,把这车海带搬到丰巢柜里又搬出来。

现在海带总量已经多出来20%,也就是大约2000来斤。

另外韩晓康自己出了2000块钱的本钱,除去运费,然后按照海带的收购价6毛来计算,这批属于韩晓康个人的海带,又是3000斤。

也就是说,还

韩晓康个人拥有的海带总量是5000斤左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其中得给王师傅、和他的助手小马600斤。

所以韩晓康在丰巢柜里,放了4400斤左右,把属于王师傅和小马的份额拿出来了。

韩晓康手头上没大称。

所以这些海带数量都是大致斤两,是根据一捆10斤的标准去估计着计算的。

做大一点的买卖,不在乎这些小数量.小买卖就像杀只鸡,肠肠肚肚都得计较。

而上了一定规模的生意,就像杀牛,谁还会在意2两、半斤的碎肉损耗?

经过韩晓康这么一倒腾。

现在车里的海带总重,就是斤,车厢里就装不下了。

这是没办法的,毕竟当初人家招娣阿公那边的人,他们给海带装车更专业。

车厢里本来就装的满满的,又在路上颠簸那么久,早就把车厢里的海带摇紧、摇的瓷实了。

现在韩晓康把海带重新翻了个遍,又变成虚货了,车厢装不下也是正常。

忙完这一切,韩晓康身上又湿又黏,但又不敢去远处的水塘里洗澡。

别说没人敢偷盗这事儿。

生产队社员晒在竹竿上的内裤,都有人给他偷走,信不信?

要是谁敢用铁丝来搭衣服,晚上又还敢不收的话,保证第二天早上起来。

那些衣服连同铁丝,大概率都会不见踪影

没办法了,身上黏糊糊的韩晓康,就只能坐在货车边上干等。

没一会儿。

盼娣提着一个竹编食盒回来了。

原来招娣和她在餐饮服务社吃完饭、趁着钱胖子去找刘合作的间隙,招娣就让盼娣向餐饮服务社借了一个食盒,让她给韩晓康带饭过来。

至于和刘合作一起去韩晓康老家生产队,签订杂粮收购协议的事,招娣认为她自己一个人去就行了。

所以盼娣就跑回来给韩晓康送饭顺带也得送菜。

只因为招娣在回来的路上,她已经看出来了:韩晓康似乎更喜欢深入探索盼娣。

三分肥,七分瘦,不柴牙、不油腻。就像餐饮服务社蒸的大肘子,肥肥瘦瘦刚刚好。

放下食盒,盼娣让韩晓康在这里光着身子吃饭。

还让韩晓康脱下身上的衣服,她好拿到池塘里去洗。

顺带盼娣还提了个车上的铁水桶,准备打水回来让韩晓康洗洗身上的盐渍。

望着盼娣如柳细腰袅袅婷婷走了,韩晓康心中深感宽慰:说实话,招娣盼娣两姐妹身上,确实完美保留着天朝传统女性的绝大多数优点。

勤劳,善良,听话,忠诚。

能忍辱负重,也能相夫教子一辈子却没有任何怨言。

这些品质,阿菊身上也有。

只可惜,阿菊打小生活在深山,不识字,更没商品意识。

这就限制了阿菊的发展,只适合操持家务、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还有其他什么伺候老人、端茶倒水、倒屎倒尿,阿菊绝对可以做的尽心尽责、无怨无悔。

但职场上的事、和山外各色人等打交道这些,阿菊就不擅长了。

她能守业。

而招娣盼娣两姐妹,却能帮忙创业。

阿菊和招娣盼娣她们比起来,也算的上是各有所长、各有千秋吧!

至于说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