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国无文,遣使求学,汉字之瑰丽,始照蒙昧之土。”
“尔国无法,效我隋唐,律令之严明,方立国家之基。”
“茶艺、花道、剑术、建筑……何物非我中原之遗珠?尔等拾人牙慧,奉为圭臬,竟敢妄称正统?”
他没有空泛地批判,而是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从政治制度的“大化改新”完全复刻唐制,到京都的城市规划就是长安的微缩模型;从和服脱胎于吴服,到茶道源自于宋代的点茶法……
每一条,都附上了确凿无疑的史料出处。
直播间的观众们已经看傻了。
【我……我这是在看神仙打字吗?】
【这手速,单身多少年才能练出来?不对,重点是内容!】
【这篇骈文……我跪了!我一个中文系的博士生,看得头皮发麻!这文采,这气势,当代谁人能及?】
【别说扶桑人了,我自己都被科普得明明白白,原来他们从里到外都是学我们的啊!】
陈宇的手指在键盘上稍稍一顿,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绝妙的意象。
他敲下了那石破天惊的一段。
“然尔国之民,性情扭结,如一体之两面。”
“其性如菊,赏樱时悲,观月时叹,好唯美精致之物,行鞠躬卑微之礼。”
“其心如刀,嗜血好斗,崇尚强权,动辄剖腹以谢罪,一遇强者则俯首帖耳,一遇弱者则獠牙尽显。”
“一面是菊花,一面是利刃。
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服从而不驯……此‘菊与刀’之矛盾,贯穿尔国古今,乃其万恶之源,亦是其可悲之处。”
“菊与刀”!
当这三个字被敲出来的时候,整个直播间都静默了一瞬。
【菊与刀!菊与刀!卧槽!卧槽!这个概括,绝了!】
【天啊!我感觉灵魂都在颤抖!这个比喻太精准了!精准到可怕!】
【一面是彬彬有礼的社畜,一面是发动战争的疯子!一面是极致的物哀之美,一面是残忍的武士道精神!宇神,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这已经不是文学了,这是社会学!是人类学!宇神今天不封神,我第一个不服!】
陈宇没有理会弹幕的狂欢。
他写下了文章的结尾,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悲悯。
“尔等只学我‘礼’之外壳,未得我‘仁’之内核;只学我‘武’之技法,未得我‘义’之精神。”
“故而,尔国之强,如空中楼阁,无根之木。
一朝风雨至,倾覆在即。”
“正告瀛洲,回望汝之来路,方知汝为何物。
正统二字,尔等……不配。”
写完最后一个字,陈宇点击了V博的发布按钮。
整篇文章,洋洋洒洒数千言,从开始打字到发布,用时不到一个小时。
做完这一切,他伸了个懒腰,转身走出书房,继续陪女儿玩耍。
而网络世界,却因为他这篇名为《告瀛洲书》的文章,掀起了滔天巨浪。
文章发布的第一分钟,转发和评论就双双破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