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打脸他们(2 / 2)

无数网友涌入,第一遍看时,只觉得气势磅礴,酣畅淋漓。

再读第二遍,细细品味其中的典故和对仗,无不被其深厚的文学功底所折服。

而当他们读到“菊与刀”的论述时,几乎所有人都有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

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困扰了许久的谜题,突然被人用最精准、最简洁的语言给出了答案。

“我宣布,从今天起,宇神就是我唯一的偶像!这篇文章,建议全文背诵!”

“以前总觉得扶桑人很矛盾,又礼貌又变态,但就是说不清楚为什么。

‘菊与刀’三个字,全说明白了!宇神牛逼(破音)!”

“这篇文章何止是在打扶桑媒体的脸,这简直是把整个扶桑的文化底裤都给扒了,还放在全世界面前展览!”

“我一个历史老师,看完之后默默打开了我的备课本……我觉得我的教案需要重写了。”

文章的影响力,以一种病毒式的速度扩散。

很快,它就不仅仅是在网民之间流传了。

不到三个小时,国内最权威的官媒《紫光日报》的官方V博,全文转发了这篇《告瀛洲书》,并且配上了四个大字:“以史为鉴。”

紧接着,各大官方机构、学术团体纷纷下场转发。

这一下,文章的性质彻底变了。

如果说之前还只是陈宇的个人反击,那么现在,它已经被赋予了某种官方认证的色彩。

无数历史学者、文化研究者闻风而动。

他们一开始还抱着审视和挑剔的态度,想看看这个所谓的“网红”是不是在胡说八道。

京城大学历史系,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被自己的学生拉着,看完了这篇文章。

他扶了扶老花镜,沉默了许久。

“这个陈宇……是什么人?”

老教授的声音有些干涩。

“一个……网红?艺术家?好像还带着孩子上综艺。”

学生也不太确定。

“胡闹!”

老教授一拍桌子,“如此才华,如此学识,去做什么网红!暴殄天天物!”

他指着屏幕上的文章,激动得手指都在发抖:“你们看,他引用的‘隋书·东夷传’,‘后汉书·东夷列传’,还有关于宋代‘斗茶’的记载,丝毫不差!最可怕的是‘菊与刀’这个论断,这……这是开山立派的宗师之言啊!”

“你们所有人,立刻去查!把这篇文章里提到的所有典故、史料,全都给我找出来,做成详尽的考据报告!我要让所有人都看看,这篇文章的分量有多重!”

一时间,整个华夏的学术圈都因为这篇文章而震动。

学者们的背书和考据,让《告瀛洲书》的说服力呈几何级数增长。

而另一边,扶桑国的媒体和文化界人士,则集体陷入了“破防”状态。

他们之前对陈宇的攻击,就像小孩子扔泥巴。

而陈宇的回应。

就像是那种,一发必中,无法躲避的导弹。

直接把他们整个文化阵地都给炸平了。

他们组织不起任何有效的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