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的车停在小区楼下时,路灯把树影拉得老长。司机王师傅帮他开了车门,他抬手看了眼表,晚上九点半。刚结束的招商座谈会开了三个小时,散场时招商局局长李伟还跟在后面补了两句经开区的土地问题,他让秘书赵凯明天整理好材料,这会脑子还转着企业提的配套产业园需求。
进了门,玄关的灯亮着。秦筝坐在沙发上,手里翻着本装备调试手册,军绿色的封面在暖光里显不出冷硬。她听见动静抬头,周正脱了西装搭在沙发扶手上,指尖还沾着点会议室的烟味。
“牛奶温在厨房。”秦筝合上书,起身往厨房走。她今天刚从郊区训练场回来,作训服换了家常的针织衫,袖口卷到小臂,露出一点训练时蹭到的浅淡淤青。
周正走过去,视线扫过那片淤青,伸手碰了碰。秦筝没躲,只说“没事,调试新设备时碰了下”。她把热好的牛奶倒在青瓷杯里,杯子是去年周正去邻省考察时带回来的,杯壁上印着细小的竹纹。
周正接过杯子,坐在沙发上,指尖转着杯沿。“今天座谈会上,几家电子企业都提了配套产业园的事。”他说,“李伟下午把经开区的土地指标明细报上来,缺口比预想的大。”
秦筝坐在他旁边,拿过他搭在扶手上的西装,手指拂过肩线的褶皱。“你们之前定的配套方案,是不是得再调调?”她没问具体数字,知道官场里的事有规矩,她不插手,但能听他说说。
“得跟张建军市长碰个面。”周正喝了口牛奶,温度刚好暖到胃里,“土地指标要从别的区匀,得先跟国土局那边对接,还得考虑明年的民生项目用地,不能全给了招商。”他想起下午赵凯递来的民生项目清单,棚户区改造的工期不能拖,这是年初定的硬任务。
秦筝嗯了声,伸手帮他揉了揉眉心。周正最近常熬夜,眼底有淡淡的青。“陈琳今天还说,你们市里最近招商力度大,她爱人在供电公司,天天跟着去园区查线路。”陈琳是秦筝一个部队的同事,两口子都在江州,偶尔会跟秦筝聊起地方上的事。
周正笑了笑,抓住她揉眉心的手,捏了捏她的指节。“供电是基础,企业进来没水没电不行。”他顿了顿,“你那边新设备调试得怎么样?上次你说的那个参数问题,解决了吗?”
“上周解决了。”秦筝靠在沙发背上,头轻轻搭在他肩上,“就是调试到半夜,回来时你还在写材料。”她想起那天早上,周正趴在书桌上睡着了,电脑屏幕还亮着招商方案的文档。
周正侧过头,下巴抵着她的发顶。“以后别熬那么晚,让队里年轻人多上手点。”他知道秦筝性子倔,做事要做到位,但也心疼她。
“那你也别总把材料带回家。”秦筝反驳了一句,声音软下来,“赵凯说你昨天在办公室待到十一点,他走的时候还看见你办公室亮着灯。”
周正没说话,只是收紧了圈着她的手臂。客厅里静了会,只有墙上挂钟的滴答声。他想起明天要去下辖的清和县调研农业项目,清和县的水稻种植基地是今年的重点,得看看秋收的准备情况,还要跟县长出面的王浩聊下补贴发放的事。
“明天去清和县,中午可能不回来吃。”周正说,“你要是训练结束早,自己做点吃的,别总吃食堂。”
秦筝点头,手指在他胳膊上轻轻划了下。“知道了。我明天下午有个短会,结束了去超市买点菜,晚上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
周正嗯了声,低头在她发顶印了下。他拿起放在茶几上的手机,赵凯刚发了条消息,说明天去清和县的路线已经跟县里对接好,还附了调研的流程表。他快速扫了眼,回复“知道了”,然后把手机放回茶几。
秦筝起身,把他的西装拿到阳台挂好,又回来收拾茶几上的手册。“对了,我妈昨天打电话,说下个月想来江州住几天。”她一边叠手册一边说,“你要是有空,咱们陪她去江边的湿地公园逛逛。”
“下个月应该有空。”周正想了想,“这个月招商和民生项目的事多,下个月能缓点。”他想起岳母上次来,还念叨着江州的江鱼好吃,到时候可以带老人去江边的馆子尝尝。
秦筝把手册放进书架,书架上一半是周正的政策文件和经济类书籍,一半是她的军事理论书,还有几本两人一起买的游记,摆得整整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