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80章 武则天(1 / 2)

就这么被废了?!

武三思心里直嘀咕。

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可不就千古无人出其左右吗?

就是史书描绘得怪怪的,弄得先帝跟姑母手里的傀儡一样。

但真实情况根本不是这样,那位先帝才是站在姑母背后的男人, 在他没崩逝之前,姑母是他手里的一把刀, 而今他驾鹤西去, 姑母才能大权独揽, 做九州万里真正的主人。

一把杀人利剑翻身做了江山社稷之主, 姑母如此,他未必不能如此。

武三思眸光微闪,继续向主位上的天后道, “姑母既有天幕钦定,他们便该顺承天命, 尊姑母为主。”

“但他们若执意逆天而行, 便不能怪姑母心狠手辣。”

“姑母放心,那些人交给侄儿便是。”

“古往今来, 哪次改朝换代不是血流成河?”

【所以up主觉得,没必要把李治描绘成圣母白莲花。】

【一个给后人留下永徽之治的天子,他可以理智,可以果决, 可以冷血,可以残酷, 但唯独不可能圣母。】

天幕之上,出现李治的身影。

李治身着天子衮服,拾阶而上, 待登到最高处, 初升的金乌跃出云层, 他立在金乌之下,面朝臣子缓缓回头。

那是一种不同于太宗皇帝刀口舔血浸染出来的威仪,他很温和,嘴角还带着一抹若有若无的浅笑,但笑意却不曾进入眼底,只停留在嘴角。

他淡淡笑着,平静温和,但眉眼里却有着一抹墨色幽深,像是深渊藏在他眼底,而他借着深渊俯视众生。

——毫无疑问,这是一位面若观音但心有雷霆的圣明天子。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静静看着他们曾经的天子。

“这是……圣人?”

“这面相虽温和,可也叫人害怕。”

“说不出来的感觉。”

“我知道,阿耶与祖父之死并非天后之过。”

上官婉儿笑了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复杂酸涩,太平握着她的手,她便也牵着太平的手,“倒是二娘,先帝已崩,天后之心昭然若揭,二娘也该早些替自己打算才是。”

家人之死是横在上官婉儿心头的一根刺,婉儿不愿提,太平便就此揭过,顺着上官婉儿的话往下说,“替自己打算?”

“不,我想为阿娘打算一番。”

如果不是天幕的出现,她终其一生不会知道阿娘的不易与委屈,更不知道阿娘曾为阿耶背了这么多的黑锅,更为讽刺的很多事情明明是阿耶决定的,后人却将一切的罪责全算在阿娘头上。

而本该去伪存真的史官们,在阿娘的事情上却不惜大量笔墨来抹黑阿娘,甚至连扼杀亲女的事情都能编造,这样的后人,这样的史官,有存在的意义吗?

而这种史官的存在,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体现后世官员对女人干政的态度——

他们不问对错,更不管你政绩的如何,只要女子干政,那便是妖后奸妃。

何其不公!

诚然,她是千娇万宠的小公主,万事无忧,不问朝政,爱使小性子,经常与两位兄长拌嘴,经常惹阿娘生气,可这些事情对于一个公主来讲再正常不过。

因为她是公主,她的身份赋予她可以骄纵任性,也正因为她是公主,她的身份同时也赋予她寻常女子没有的眼界与见识。

“我是阿耶的女儿,但更是阿娘十月怀胎所生。”

太平道,“阿娘若真走到那一步,我必鼎力相助。”

她的阿娘,那么厉害的阿娘,不应该因为性别而被污蔑,被后世史官们扭曲成那个样子!

【圣母白莲花不是那么好塑造的,连欧阳修这种文学大手都塑造成了软弱可欺只知道哭的软蛋,而他想要抹黑造谣的武皇,则是大权独揽威风凛凛,坏是坏了点,但是爽啊!大女主爽文都不敢这么写有木有!】

【当然了,历史上的武皇是没有这么爽的,她在高宗李治去世之后才彻底掌权。】

【知子莫若父,知妻莫若夫,知臣莫若天子。】

【李治太清楚自己的儿子是什么货色,也清楚自己的皇后有着怎样的经天纬地之才,而他的臣子又是怎样的心思,他在临终之前,留下一道遗诏,也正是这道遗诏,在未来的岁月里,它成为武皇得以掌权乃至位尊九五的极为关键的东西——】

天幕之上,李治奄奄一息,他吃力睁开眼,环顾着周围的人群。

“阿耶,您肯定会好起来的。”

李显在垂泪。

太平声音哽咽,“阿耶,来年四月牡丹便开了,您说好一起陪我看牡丹的。”

“您是天子,您不能食言。”

李旦红着眼眶,低低抽泣,“阿耶——”

再之后,是朝臣。

朝臣们低头垂眉,他看不清他们的神色,但大抵猜得到他们心里在想什么。

于是李治收回视线,目光落在离自己最近的皇后身上。

周围人都在哭,可皇后没有哭,只有水色她眼底蕴着,一遍一遍洗着她的墨色眼珠。

“媚娘。”

李治对武皇后伸出手,他的皇后紧紧握着他的手,被她的手握着,他的气息才不那么浑浊粗重,“我先走了。”

武皇后心中一痛,手指微微收紧。

李治拍了拍她的手,似在安慰,“我走之后,不必铺张浪费,停灵七天便可。”

“显儿是大唐的太子,让他在我灵柩前就位。”

“只是显儿到底年轻,才能远不及你。”

说起自己的太子,李治叹了口气,显然十分忧心。

武皇后强韧悲痛,抬手一挥。

顾命大臣们会意,连忙撩袍上前,“圣人,臣在。”

李治这才缓缓开口,沙哑着声音道,“军政之事若有不决之事,由天后裁决①。”

天幕之下,朝臣们又一次经历李治的崩逝,无不悲恸出声,“圣人!”

李显声音哽咽,“阿耶走了。”

“是的,阿耶走了。”

韦香儿伸出手,把李显揽在怀里,轻轻拍着他的背,“但是三郎,你还有我。”

“我会一直陪着你的。”

“婉儿,我没有阿耶了。”

太平再度红了眼眶,一头扎在上官婉儿怀里,“再也没有阿耶了!”

——那个会逗她宠她永远耐心对她的阿耶,再也没有了。

上官婉儿轻抚着太平有些松散的鬓发,温柔出声,“生老病死,人之常情,纵然贵为九州之主的圣人也难逃这一遭。”

“但是生活不会因为谁的离去而停止不前。”

“生活在继续,我们的路,也在继续。”

“我知道。”

太平吸了吸鼻子,“我们的路还在继续,只是阿耶的路结束了。”

“但是我会替阿耶陪阿娘走下去的。”

太平从婉儿怀里抬起头,眼睛泪汪汪,但声音无比坚定,“我不会叫阿娘独自面对这一切的。”

“阿耶崩了。”

李旦至今都不敢相信这件事。

当天幕再一次上演阿耶崩逝的场景,他仍有一种梦境般的不真实。

“阿耶才五十六。”

“他怎么就……”

他的话说不下去。

有东西落在他肩头。

温柔的女声在他身边响起,“四郎,天寒地冻,当心身体。”

李旦这才回神,看给自己披上狐皮大氅的王妃。

他与三兄不同,三兄喜欢明艳娇俏的女子,他不喜欢,他更喜欢温婉贴心的女子。

阿耶阿娘知他心中所想,便给他娶了刑部尚书刘德威的孙女,纳了润州刺史的女儿,尚书左仆射的侄女。这些女人个个柔情似水,总能在他悲痛之时抚平他内心的痛苦。

“你也是。”

李旦擦了擦眼泪,抬手给王妃刘氏整了整衣襟,“这两日降有瑞雪,你身子骨弱,又畏冷,记得多加几件衣服。”

【永淳二年,李治改元弘道元年,在东都贞观殿去世,享年五十六岁。】

【这位继承太宗皇帝遗志,将大唐推向一个新的盛世的皇帝,永远离开了他无限眷恋的天下与武皇。】

【而他的临终遗言,军政大事问天后,让未来的武皇名正言顺临朝称制,甚至更进一步——问鼎九五。】

【因为这是李治的遗诏,来自于上任天子的钦定,朝臣效忠李唐,便要尊天子之命,所以当武皇搬出这道遗诏时,便能堵住大多数朝臣的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