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59章(1 / 2)

大队几位干部听完赵瑞的陈述, 又分着看了?报纸,面面相觑,一致看向坐在首位的大队长和支书。

二人一个吧嗒吧嗒抽着旱烟, 一个?低头用手抠着报纸。

“您二位倒是给句话呀!”会计着急道。

其实, 他们?也需要看报学习的,哪里会不知道赵瑞说的这些事儿,不过是他们?这儿离改革的地方太远了?, 上边领导思想没?那?么?开化,再加上石栗大队不缺粮, 所以大家伙儿都不愿顶着被?撸下马、甚至被劳改的风险挑这个?头。

但今年不一样了?, 赵瑞带着人种那?两分自留地西红柿挣的钱, 动了?人心?了?!

想想一个?壮劳力每天下地挣十?个?公分,不过能换五六毛钱,那?二分地在下工时间随便伺弄几下的收益,就?能抵得上一天累死累活干几亩地挣的钱,谁还有心?思干活儿!

“支书、队长, 咱们?干吧!”有人提议道。

又有人附和,“是呀,这报纸上这位不是主管农业的大领导吗?他都说?能干, 咱们?怎么?就?不能干!”

“这上面还说?那?个?村子打的粮食, 家里?都放不下,得搁屋外, 那?得有多少!”

几人七嘴八舌地劝说?着, 老支书用旱烟杆敲了?敲桌, 待人安静下来后, 只?问赵瑞,“你今天来, 要是促成了?包产到户这事儿,也打算用来种菜,挣了?钱再买粮食交公?”

赵瑞不种红薯又买红薯养猪的事儿,可让人笑话过。

赵瑞点头,“是有这个?打算。”

未来几年都不会出现粮食危机了?,这样干没?问题。

“还用那?个?大棚?”大队长接着问道。

“对。”赵瑞答道,他和钱或光达成了?交易,钱或光那?边可以用做试点的名头,给他发过来。

在场的几人一听,更心?动了?。

一年三茬蔬菜,可能挣不少钱,尤其这反季蔬菜,翻倍的赚。

原本几人中有人认为?花钱搞大棚不值,如今也重新审视估量了?,心?里?暗暗算着一笔账,到底划不划算。

而后,又开始劝说?大队长和老支书。

两人对视一眼,让赵瑞先回去,他们?再开会讨论讨论。

赵瑞知道大家都动摇了?,既然如此也不着急,告辞离开了?。

他走后,老支书叹了?口气?,“既然要干,那?就?议一议怎么?分田分地才能让大多数人满意吧。”

于是,在场之人喜笑颜开,开始讨论起来,只?不过一说?按户分,一说?按人口分,双方各持观点,吵闹起来。

一吵就?是好几天,终于吵出了?个?章程,召开了?村民大会,宣布包产到户、分田单干的决定,按照人口数分田分地,至于地的优劣,均衡着来,好田搭劣地,劣田搭好地。

赵瑞家人口少,田地加一块儿只?有八亩多。

赵母不由感慨,“要是你和小南早点儿定下来,咱家还能多分点儿。”

赵瑞闻言一笑,“再多分点,那?是要累死我。”

说?着话,眼见又浮现江南巧笑嫣然的模样,这才分别几天,他就?想得厉害,怪不得人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赵瑞叹息一声,夜里?又将那?条红裙拿出来看了?又看。

地分好了?,大队委开始组织村里?需要大棚的人家报名交钱,只?即使人人心?动,能负担得起的人家也是少数。

赵瑞找大队长以大队的名义开了?介绍信,又按要求填好申请表,才给钱或光去了?电话发货。

钱或光才跟赵瑞发了?一趟财,如今又得了?一笔大订单,哪有不开心?的,满口答应,利落帮他办好。

李旭等赵瑞挂了?电话后,笑嘻嘻地问他,“瑞哥,你不去沪市接货,看看我姐?”

李旭明知他去不了?,还拿言语诱惑他,赵瑞咬牙一笑,逮住他,迎着这大冬天的寒风,到山上把去年长势不好得那?些中药全挖回来、处理了?,小赚一笔,又让李旭成功“醒了?醒神”。

而两人口中的江南,和莫敏一起从印刷厂回来后,计算起她们?这学期来的收入与支出。

虽然七月《狂瞽》休刊了?,但是供给《雅意》的稿子和话题是她们?早就?准备好的,因此,七月她们?仍然收到了?五十?元的服务费;八月放假,无支出也无收入。

九到十?一月复刊,共收入《雅意》的服务费一百五十?元,《狂瞽》刨除成本后,卖报收入十?一元二毛二,批发收入六元零三毛。

支出了?本学期六期报纸稿费后,账面上还剩下二十?一元六毛。

而现在她们?为?了?制作《班马》,已经支出了?封面封底稿费四十?元、三百份免费报纸成本五元零七毛,美?术人员一人工资十?元,兼职人员画酬九元,杂志印刷制作费二百七十?八元零五毛,再加来回的车费、样刊纸张油墨等拉拉杂杂费用两元零一毛,合计三百四十?五块零三毛。

“咱们?和《雅意》一样定价三毛二,扣除用来作样刊和赠送宣传的一百本后,就?要赔三块七,这且没?算作者们?的稿费。”莫敏放下手上的笔,叹气?道。

江南笑着劝解道,“创业初期总是要有投入的嘛,只?要宣传到位了?,品牌做起来了?,后期销量起来了?,咱们?就?能挣钱了?!”

莫敏点头叹息,是这个?道理!

而后又“啊呀”了?一声,无奈笑道,“我还算少了?,咱们?批发给毕岩峰总不会是三毛二吧?”

江南点头,要经营品牌,就?不能允许毕岩峰随意定价了?,所以一定要给到他足够的优惠,“给他二毛八吧,把印刷成本赚回来就?行,先期还要靠他给咱们?把杂志散出去做宣传,合同先签一年,明年再重新定价。”

说?到这儿,两人又讨论起发行问题,商议后决定去找团委帮忙。

王书记听说?她们?的来意,拿出早早准备好的两份介绍信和推荐信,一份邮局的,一份心?华书店的。

江南和莫敏惊喜不已,接过后连声道谢。

王书记笑道,“去谢谢牛教授吧,是他先让人送来了?推荐信,我才给你们?开的介绍信!”

莫敏忙道,“都要谢的,感谢老师们?的支持。”

王书记听了?直感慨,“没?想到,你们?走得如此之快。”

转眼,就?从校内转向了?校外,居然要发行杂志了?,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校园报快被?拍死在沙滩上了?,唉!

江南和莫敏可不知道王书记的心?理活动,道谢又道别后,便往牛教授办公室去。

面对她们?的道谢,牛教授轻轻摆手,和蔼笑道,“我很期待你们?的成长,也想瞧瞧这条路你们?能走到何种地步。”

江南闻言,微微收起笑意,坚定道,“我们?不会让您失望的。”

解决了?大致的发行问题后,就?是跟进杂志的制作,江南杨玲莫敏课业都不轻,所以只?能抽空轮流去印刷厂。

十?二月初,《班马》终于制作好了?,江南和业务员联系暂时不送货,她和莫敏杨玲到印刷厂取了?几本新杂志,先带去邮局和心?华书店,谈定邮发和代售的各项细节及事宜,才让印刷厂先将杂志送到邮局和书店各二百份后,再帮她们?送回学校。

明明一切很顺利,三人脸上却没?个?笑意,俱是一脸坚毅。

她们?被?蔑视了?,因为?凭区区几人便不自量力做了?一份杂志,还大摇大摆上市发行;又被?人明里?暗里?不看好兼奚落,“名校生资源就?是好”,否则,哪能和他们?这种单位拉扯合作细节。

显然,这些人对江南居然敢大方跟他们?谈条件很有意见。

“莫欺少年穷。”

背对邮局,杨玲这样说?道。

而后,三人头也不回走了?,皆在心?里?发誓来日一定要让这些人刮目相看。

印刷厂的卡车进校,F大师生原以为?是心?华书店来卖书,满怀期待,谁知不是,失望之余知道是《狂瞽》的新杂志做好了?,又升起好奇心?。

在江南验货、核对后,给印刷厂的业务员结尾款,送人离开时,莫敏几人已经将一摞杂志拆开售卖了?几本。

还有不少同学围在一旁,拿起翻阅起来。

江南见到这一幕,才露出真心?的笑容。

“给我也来一本!”

江南正看着人群出神,便听有人在她耳边道。

她转头,原来是邓芳芳。

江南笑,把她手上的钱推回去,让被?人围在角落里?,怯生生的楚山青给她递了?五本出来,悄声向她道,“送你一本,另外四本,麻烦你帮我送给你的高?中学校。”

“送给学校?”邓芳芳挑眉,这又是什么?意思?

江南解释道,“这本杂志的受众主要是学生,我们?没?地方宣传,只?能依靠这种方式了?。”

将杂志免费送给沪市的初高?中生,先让老师和学生试读,如果他们?觉得作为?一份学生拓展读物不错,对学习和写作都有帮助,也许会想订阅呢。

邓芳芳听完后点头,她了?解了?,于是爽快应下,但是手上的钱还是塞给了?江南,“上次你们?帮我登报,也没?什么?能谢你们?的,这次就?当报答你们?了?,不要让我再欠你人情!”

这“人情”说?的江南不收钱的事儿,江南无奈,没?再当着同学们?的面儿给她还回去。

而后,两人又说?了?会儿话,邓芳芳要赶去摊子上帮忙,就?道别走了?。

邓家的摊子又重新开张了?。

围观的同学们?看了?会儿热闹,看过杂志觉得有趣的同学们?又买了?几本走,江南几人才将卸下来的杂志搬进办公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