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59章(2 / 2)

“同志们?,新杂志到库,售出十?三本,开门红!”莫敏大举着手上的钱币,欣喜扬声道。

江南闻言,立即“啪啪啪”用力鼓掌,杨玲随后跟上,楚山青愣了?一瞬,也抬起手动作小小地跟着鼓起来,逗得三人一笑。

掌声落下,莫敏才分派任务,分头去给作者们?送样刊,又给几位沪市本地的作者和相熟的同学多带上二至四本,请他们?送给他们?的母校。

因为?楚山青腼腆,所以分了?几位送完杂志就?能走的作者和对他们?多有照顾的如王书记、牛教授等师长,拜托人的事儿由她们?三人完成。

江南三人的话术极为?统一,“‘出名’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好歹让学弟学妹们?瞻仰下诸位的风光!”

这话一出,逗得几人哈哈大笑,又极大的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几人俱是一口应了?下来。

又说?带着杂志回到摊子上的邓芳芳,将杂志小心?递给她妹妹,并嘱咐道,“你把这四本杂志带回家给大弟和小妹,让他们?分别带到学校送给他们?语文?老师,就?说?是F大自主创办的,送给班上同学作课外读物。”

而后,邓芳芳给妹妹介绍了?杂志的来历,她妹妹知道这是曾经帮助过他们?家的江南等人创办的后,更加上心?,回家后便将杂志分给了?二人,并严肃警告二人一定要亲自送到。

二人虽然也很感谢帮助过他们?家的人,但并不想牵扯到学校,心?里?有些不情愿。

只?人都逃不过真香定律,这个?年代的娱乐太少、学生对于书籍的渴望也很热切,两人不过随手翻了?两页,就?被?里?面的小说?和杂谈趣事吸引住了?,直到被?邓母催促才熄灯睡觉。

第二天,兄妹俩顶着一对相似的熊猫眼,却神采奕奕。

“哥,你看完了?吗?”小妹问道。

她哥遗憾摇头,小妹欣喜,低声道,“你说?,我们?能不能留下一本,或者等我们?都看完了?再送去。”

否则,就?要跟同学们?抢着看了?。

“不可以!”

邓小妹忽听她二姐的声音,惊得立马立正。

只?又听她二姐道,“大姐那?儿还有一本,我今天去帮你们?带回来,这四本必须今早带到学校。”不然,弄脏了?、看旧了?怎么?办?

“你们?要是喜欢,可以让大姐以后都给你们?订,好像整年订会便宜一些……”

摆摊以后,家里?条件好了?许多,供得起这每月一本的杂志。

两人听了?这话,瞬间又振奋,草草吃完早餐,收拾好书包往学校去了?。

早读后,两人就?迫不及待去了?老师办公室。

二人的语文?老师对视一眼,虽然没?打开看里?面的内容,但一瞧两人这黑眼圈就?知道什么?情况,笑眯眯问道,“好看吧?”

两人连连点头。

“熬夜看的吧?”

二人又瞬间僵住,邓小妹的老师拍了?一下桌,“邓巧巧,你今天要是敢在课上眯一下眼,我会告诉你们?班主任,让你一整天都站着听!”

邓小妹瞬间萎靡,只?听她哥的语文?老师也道,“你也是。”

听得她哥和她同病相怜,心?情好了?一点儿。

而后,两位老师把兄妹俩赶回去上课,摇摇头相视一笑,各自翻看起这本杂志。

嚯,每一篇文?章的作者都注明F大某系某级某某,光凭这名头,想不吸引人都难!

邓巧巧的老师随手翻了?一页,是一篇描写秋天的散文?,文?笔极为?细腻,既写秋的凄凉又写秋的温暖,好词佳句不断,如果学生写作时,也能这样……

想到这儿,这位老师倏尔一笑,原来打得是这个?主意,那?帮一帮也无妨,毕竟互惠互利。

邓大弟的老师则被?一篇小说?吸引住了?目光,只?看完一页,往后翻却不见后续,只?在页脚看到一个?括号,连载中……

他遗憾地放下杂志,却见同事目光灼灼看着他,问道,“好看吧?”

像极了?他刚刚问邓巧巧的口气?,这位老师听得额际跳了?一下,“刘老师,我不是你的学生!”不要用这种表情和语气?跟他说?话,让人怪紧张的!

刘老师摆摆手,“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作为?一本学生读物,是不是还不错,可以推荐给学生的吧?”

这位老师犹豫,“会不会影响学习?”

就?连他都被?吸引住了?,如果学生看过之后,不思学习,整天惦记着怎么?办?

刘老师立刻翻了?一篇写作技巧给他瞧,“见仁见智。”

这位老师感觉他被?内涵了?。

不再理刘老师,打算仔细研究过,再行决定。

刘老师更年轻一些,对新事物接受能力也强,第二节 到他的课,便带上一本杂志去了?教室,嗯,另一本他要先看完再拿去。

进门后,邓巧巧见刘老师手上那?茅屋赏雪的封面,不由兴奋又紧张起来。

果然,刘老师进门后第一时间便介绍了?这本杂志的来历,听说?是邓巧巧姐姐的F大同学制作并赠送,大家不由发出了?“哇哇”的惊呼及起哄声,连连看向邓巧巧。

邓巧巧被?注目着,既害羞又自豪。

没?错,她的姐姐是F大的学生,她的同学们?也很厉害,在校就?能创办杂志!

“老师粗读了?两篇,觉得文?采极佳,如果同学们?看过后能习得一二,作文?分数提高?,也许距离F大就?不远了?!”

刘老师不吝夸奖道,而后放下杂志,压下众人的兴奋与好奇,开始正式上课。

而他留在办公室的另一本杂志,被?一位为?板报内容头疼的老教师发现,拿起翻看了?几页,惊喜连连,不问自取,先带去将那?篇写作技巧出了?。

这样的情况陆续发生在收到《班马》的几所中学中。

当然,也有收到杂志后,觉得这就?是一种引人消费的低级营销手段,不愿“上当”,又看不上这样籍籍无名杂志的老师。

情况不一而足,但《班马》在几个?中学中传播开来,静静发酵。

江南等一概不知,他们?又在主教学楼前?摆摊。

待看热闹和购买杂志的老师同学们?散去,江南眼见天气?越来越冷,决定收摊儿不摆了?,几人把桌子还了?,又将剩余杂志带回办公室。

进屋后,忙倒热水喝了?几口才缓过劲儿。

“学弟,你不是买新棉袄了?吗?怎么?不穿?”杨玲皱眉问楚山青。

楚山青解释说?他把棉袄寄回乡下给他妈妈了?。

因为?他妈妈住在牛棚里?,不好穿得太惹眼,所以他买了?一身男士的蓝色棉袄。

杨玲听了?,放下手中的杯子,正色道,“学弟,虽然我不愿探听你的隐私,但我想帮你。这个?月连“资本家”都大批摘帽了?,如果你家还得不到平反,你妈妈可能……”会在乡下呆一辈子。

楚山青闻言,着急地红了?眼眶。

杨玲见状,又道,“如今,国家正在对外招商引资,对我们?这些海外亲戚有资本的人很是优待,你告诉我们?,也许我能帮你解决。”

她太知道亲人在牛棚的苦了?,所以不愿看到楚山青这般艰难。

楚山青嘴唇嚅喏了?两下,才哭了?出来,“我爸爸妈妈是冤枉的。”

而后,江南三人便听了?楚家的故事。

楚山青的父母都是一家万人机械厂的工程师,他的哥哥继承了?父母的天分,从小聪慧,智商奇高?。

楚山青移居香港的舅舅觉得国内现阶段教育水平不够,不忍外甥在国内蹉跎,便把他哥哥接去香港上学,而他哥哥走后一年,就?爆发了?革命。

楚山青的父母被?机械厂的人抓了?,原因是由楚山青的父亲改进的一项技术,被?香港的一家工厂引用了?,机械厂的人认为?是楚山青的父亲让他的哥哥带走了?这项技术,并泄露给了?香港公司,涉嫌泄露国家机密。

“但是,那?项技术是我哥哥无意中看到父亲的文?件后,帮助父亲改进的,是我哥哥的专利!妈妈说?爸爸明明跟工厂报备过的,但是他们?不认了?,说?哥哥当时才十?三岁,不可能懂得这些!

后来,哥哥回不来了?,也许回来过,也找不到我们?了?。”

楚山青泪流满面,他们?的家早就?不在了?。

江南三人沉默,明白可能是有人要整楚家。

杨玲便道,“你舅舅和哥哥分别叫什么?,做什么?工作、在哪个?学校上学,我让人帮你找。”

她家在香港也有亲戚,也许找到,让他哥哥回来作证,可能能解决这个?问题。

楚山青听了?,心?中燃起一丝希望,忙忙将母亲不停让他记忆的信息默写出来,颤抖着手递给杨玲。

杨玲仔细收好,安慰他道,“别哭了?,找到了?你哥哥,你妈妈就?没?事了?。”

江南和莫敏听了?直感叹时代弄人,不过还好,有杨玲帮忙,还有希望。

几人正说?着话,只?见徐馨馨气?喘吁吁跑进办公室道,“林林姐,那?个?韩炯又来了?,他还带了?几个?人,说?要找你!”

杨玲皱眉,心?生怒气?,怎么?还没?完没?了?的。

“要不,你先躲躲,我们?就?说?你不在?”莫敏建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