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31章(1 / 2)

于童的异常大度, 让狄思科怀疑自己拿错了剧本。

虽然事情的发展轨迹早就改变,他逃她追他们都插翅难飞的戏码不会上演了,但是以他对于童的了解, 就算真的放他走, 也得提点条件吧?

无条件放人, 实在不像她的作风。

毕竟当初秦勉要出国的消息爆出来时,于大队长还一气之下停了他的所有演出呢。

思及此, 狄思科心里稍微舒坦了一点。

相比于被秋风扫落叶一样冷酷对待的秦勉, 于童对他真可谓春天般的温暖了。

这就是白月光待遇了……吧?

“于队,”狄思科提议,“要不我请你跟金姐下馆子吧?祝贺你升职!”

在歌舞团上班的这几个月,于童对他颇为照顾,不但让他赚了钱, 还出了录音带,日子过得比过去二十年都精彩。

想到以后可能再没什么机会跟对方碰面了,狄思科还暗自伤感了一把。

哎……

他灌录音带赚了七百五,这个月的演出费也不少, 没有了小六的学费压力, 这些钱足够他用一阵子了。

人家帮了他那么多,放人又干脆, 临别之际请人家吃顿饭,也是应该的吧?

于童并不知道,面前的狄二狗为了请她吃顿饭已经为自己找了一箩筐的理由。

她瞅瞅时间,确实该吃晚饭了,便颔首说:“行啊, 今儿天气有点冷,咱们去吃涮锅子吧!”

三人锁门下楼, 在一楼的楼梯转角,正好迎面碰见了要上楼的江珊。

狄思科感觉已经很久没见过她了,不由多打量两眼。

以江珊的事业心,知道于童当上了外联主任,恐怕早该怄死了。

不过,他瞧对方的样子,称得上是容光焕发,似乎并没受太多影响。

遇到他们时,不但能神色自若地打招呼,还在他的肩上拍了拍说:“小狄真不错,才入行不到半年就出了录音带,前途不可限量,以后好好干!”

狄思科不想跟她搭话,勉强扯了扯嘴角,就让到了一边。

旁观于童与她尬聊了几个来回,走出大门后,狄思科忍不住问:“于队,你要升官了,江珊不会有什么小动作吧?”

这江珊可不是善茬。

“不会,她最近没心思管单位里这些事。”于童哼笑道,“上次傅四海被划伤了眼睛,在医院的时候,碰上了带着孩子检查身体的江珊,当时傅四海的爷爷也在。”

狄思科:“……”

那可真够巧的。

他就说嘛,那次下乡演出,几个承包队长都去了,江珊原本也在,但是后来的几天他就没再见过江珊。

原来是带着孩子去巧遇傅四海了。

“那他们家知道孩子是傅四海的啦?”狄思科小声问。

“听说孩子跟他小时候还挺像的。”于童摇摇头,“不过,他家具体有什么打算,我也不清楚。”

她没见过江珊的儿子。

而且歌舞团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她有个儿子。

按照年龄推算,这孩子应该是前年冬天出生的。

冬天本就穿得厚,江珊又因为盲肠炎请了两个月病假,谁也不会想到她当时其实是去生孩子了。

这傅四海可真是够混蛋的。

于童觉得他俩其实还挺般配,江珊工作能力强,又有心机,就得让这样的媳妇治治傅四海那一身臭毛病。

今天的风沙有点大,临出门时于童和杜金金不约而同地将手伸进背包,每人取出一条纱巾蒙在头上。

见他傻站在旁边,于童问:“外面沙尘暴,你没带个帽子什么的?”

狄思科摇头。

“那岂不是会弄得满脑袋都是沙子?”于童再次将手伸进背包,掏出一条带金线的红纱巾,大方地递过去说,“借你戴戴!”

狄思科:“……”

他这么高的个子,包个红纱巾,像话吗?

“不用了,”狄思科连声拒绝,“我回家洗洗就成。”

杜金金恨铁不成钢地说:“让你戴你就戴上吧!你在外面走一圈鼻子耳朵头发里全是灰,一会儿还怎么吃饭啊?”

“我刚才就是这么来的,早就脏了!”狄思科坚决不肯。

两个女同志不听他的辩解,三下五除二就帮他把脑袋围上了。

“纱巾一围,谁还认识你啊!”

狄思科透过红纱巾,看了看外面红色的朦胧世界。

几乎满大街都是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同志,多他一个,应该也没什么吧?

这样确实干净多了。

狄思科以己度人,他看不清别人,别人肯定也看不清他。

围着一条红纱巾就跟在两个女同志身后招摇过市了。

吃饭的地方是歌舞团附近的一家涮肉馆。

三人刚一坐下,杜金金就半真半假地抱怨:“你跟老黄赚得盆满钵满,童姐为了你们的事忙得瘦了三斤,还一分钱也得不到!今天我们要大吃大喝!”

狄思科大方道:“随便点。”

杜金金夸张地撸了撸袖子,对于童笑道:“童姐,咱们今天得宰小狄一顿!这个月属他赚得最多!得有一千多块了吧?”

“差不多。”于童一本正经道,“今天确实可以多点些东西,等他兜里的钱花没了,兴许又得回来演出。”

狄思科任由她们打趣,等两人都点完了菜,他才问:“于队,你这次做了这么大的两个项目,服务公司不给你提成啊?”

“以前没有这种业务,公司也没这方面的提成先例,回头我去跟魏东方谈谈。”

前两次做白工,是为了积累相关经验,要是以后还继续做白工,那她就是大傻帽儿了。

而且给演员的分成比例也得改一改。

这次魏东方的吃相有点难看。

中唱的关系是她找的,录音带是老黄和狄二狗录的,结果她一分钱没得到不说,两个演员的收入也没公司的抽成多。

这种分成制度,实在影响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幸好演员都是新人,暂时没人提意见,但是老黄和陈玉娇都不可能止步于一张录音带。

要是以后还这么分,人家多半是要跑路的。

“于队,你擓的是蒜泥!”狄思科见她思绪又不知飘到哪儿去了,不由出言提醒。

于童往自己的小料碗里一瞧,果然放了两勺蒜泥。

狄思科把自己的空碗给她:“咱俩换换吧,我能吃蒜。”

“童姐也吃蒜啊。”杜金金从没听说于童不吃蒜,他们食堂的饭菜里,每一道菜都放蒜,她照吃不误。

于童没吭声,默默跟狄思科换了料碗。

她吃熟蒜,不吃生蒜。

不过,这种饮食上的细节,她从不在单位提,不吃的东西放到一边就好了,没得让人觉得矫情。

杜金金见他俩竟然真的换了料碗,便一脸探究地盯着二人打量。

“小狄,你怎么知道童姐不吃蒜的?”

“金姐,你这个小秘书当得不合格啊。”狄思科信口胡诌,“大家都知道的事,你竟然不知道!”

这当然是他观察到的!

大家在一起吃饭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凉菜里面的蒜片,热菜出锅后撒上去的葱花蒜末,于童都要像绣花似的,认真挑出来放在一边。

她本就吃饭慢,即便在饭盒里挑挑拣拣,旁人也注意不到。

杜金金不肯背上不关心领导的黑锅,“你少胡扯了!我们都一起工作好几年了,从没听谁说过童姐不吃蒜。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啊,”狄思科笑嘻嘻道,“我的眼睛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炼过,谁吃什么不吃什么我一看就知道。”

杜金金哼道:“难怪老黄总说你给领导拍马屁呢!连袜子都给童姐洗过,知道点饮食习惯也不算稀罕。”

于童和狄思科:“::::::”

什么事从老黄嘴里说出来,总得变个味儿。

“不过,你现在就走,真是太可惜了!之前的马屁全都白拍了!”杜金金故作遗憾道,“上午童姐还说,要送你跟老黄去参加青歌赛呢!”

“什么青歌赛?”狄思科问。

“就是青年歌手大赛啊,能上电视的那种。”

“于队,你真要让我去参赛啊?”狄思科觉得他的歌唱水平也就那样,跟老黄都比不了呢,怎么去参加比赛啊?

“嗯,可以参加通俗唱法的比赛。”于童一边将羊肉下到锅子里,一边随口解释,“这个歌唱比赛前两年就举办过一次,当时的影响力非常大。你跟老黄的录音带在年底之前就能正式发行,要是能在这个比赛上露露脸,甚至拿个名次。还能帮你们的录音带冲一下销量。”

狄思科停下筷子问:“我们的录音带不是一口价卖的吗?甭管他们卖了多少,都不会给我跟黄哥分钱。”

“第一张录音带的销量,能影响第二张的报价和首发量。要是能借着这个机会,出一次名,你们以后再想发录音带就不用愁了。”

让狄思科去参加个歌唱比赛倒是没什么,这属于正规文艺活动,跟不正经娱乐场所不沾边儿。

但他现在没时间准备参赛歌曲啊!

“每个单位的选送名额是有限的,原本我还想替你跟团里争取一下,不过,”于童像是松了一口气似的说,“既然你最近没时间,那我就省得麻烦了,到时候让老黄去试试。”

狄思科:“……”

又是他自作多情呗。

*

兴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狄思科连着几晚都能梦到自己跟老黄携手闯荡青歌赛的经历。

而且还跟连续剧似的,每晚的梦都能连上。

他俩一路突出重围挺进决赛。

在决赛现场高歌一曲代表作《爱你爱你真爱你》。

不但凭借这首歌拿到了比赛第一名,捧回一座足有半人高的金色奖杯,连带着他们的首张合唱专辑,也一炮而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